日菲軍機抵近中國南沙禮樂灘邊緣 日媒稱針對中國

新京報2015-06-24 08:59:29

日菲軍機抵近中國南沙禮樂灘邊緣 日媒稱針對中國

  23日,菲律賓馬尼拉,菲律賓示威者在日本大使館前集會,抗議菲律賓分別與美國和日本舉行聯合軍演。

日菲軍機抵近中國南沙禮樂灘邊緣 日媒稱針對中國

  據英國媒體報道,日本海上自衛隊一架P-3C反潛巡邏機23日和一架菲律賓軍機抵近我國南沙禮樂灘附近,開展飛行活動。共同社説,這是“自衛隊部隊首次在靠近中國推進填海造地的南沙群島的區域展開活動。”

  17隊員乘P-3C反潛機

  根據報道,14名日本海上自衛隊員與3名菲軍人員乘坐P-3C反潛機,于當地時間23日清晨6時許從菲律賓巴拉望島普林塞薩港起飛,從大約1500米的空中抵近禮樂灘邊緣。

  除了日本反潛機,菲軍也派出一架小型巡邏機伴飛。整個飛行活動持續約3小時。共同社援引日方派遣部隊指揮官的話説:“隊員在訓練過程中保持了適度的緊張感。”

  按照日菲方面的官方表態,這次海上聯合演練名義是“災時人道援助及搜救”。今年2月作為海上自衛隊一把手首次訪問巴拉望島的日本海上幕僚長武居智久更稱,訓練計劃中“沒有警戒監視活動”。

  路透社援引菲律賓軍方發言人約納斯·祿馬瓦格的話説,在23日的演練中,菲日部隊“演練了搜救模式,這對任何人道主義救援和災難應對行動都至關重要”。

  “救災”難自圓其説

  對日菲這次聯合演練的“救災”目的,新華社駐馬尼拉記者楊天沐感到匪夷所思。他對新華國際客戶端説,舉行救災演習更合理的地點應該是朝向太平洋的菲律賓東部,而不是位於菲律賓西部、毗鄰南海的巴拉望島。

  楊天沐介紹,對菲律賓而言,每年危害最大的災害基本都是颱風,每年從7月份開始就是颱風季,一直要刮到10月或11月,去年甚至一直刮到了12月。菲律賓的颱風都是從太平洋自東向西刮過來,因而每年都是東部受災。至於西部,楊天沐説,這裡相對較少受到自然災害影響,和巴拉望島關係都不大。

  對日本巡邏機在南海飛行一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23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説,當前本地區國家最關注、最關心的實際上還是發展問題,我們希望有關方面不要人為地故意渲染甚至製造本地區的所謂緊張,希望有關方面的互動能夠切實有助於本地區的和平與穩定,而不是做相反的事情。據新華國際客戶端

  ■ 目的

  日媒稱飛行演練針對中國

  按照路透社的報道,23日菲日開展的飛行活動從巴拉望島上的普林塞薩港機場起飛。

  新華社記者楊天沐説,這一機場是菲律賓巴拉望島上設施比較完善的機場,而且距離南沙較近,通常菲律賓給中業島駐軍運送補給,或者派機在南海開展偵察活動都是從這個機場出發。

  菲日聯合演練將一直持續到27日。共同社報道,按照計劃,24日雙方將在巴拉望島以西80至180公里的南海海域開展訓練,P-3C將與菲空軍飛機一同在巴拉望島周邊飛行,主要目的是掌握相關空域情況。

  楊天沐説,這是一個多月以來菲日舉行的第二次聯合演習。5月12日,菲日舉行首次聯合演練,菲律賓派出“阿爾卡拉斯”號巡邏艦,日本派出“春雨”號和“天霧”號兩艘驅逐艦。那次軍演在馬尼拉灣開展,屬於菲律賓領海,這次演習突然就從領海到了禮樂灘,不過派的是軍機,相比軍艦而言更為機動靈活,而且菲律賓媒體對這次演習的報道非常低調,似乎有試探的意味。

  新華社駐東京記者馮武勇説,對這次的日菲聯合演習,日本媒體較為關注,有媒體援引海上自衛隊幹部的話説,儘管這次演習名義上是救災演習,但實際上是針對中國,因為雙方只要把受災的船“想像為”中國船隻就行了。

  據新華國際客戶端

  ■ 連結

  菲公佈空軍戰略

  欲購50余架戰機

  菲空軍承認缺乏裝備、基地,服役人員訓練不足,戰備能力有待提升

  正值菲律賓政府22日推出第二部南海宣傳片之際,菲律賓空軍又推出“飛行計劃2028”,公佈菲空軍遠期發展目標,欲通過購買現代裝備以達到“偵測、確認和抵抗對菲領空入侵”的能力。

  空軍推遠期發展目標

  菲律賓空軍發言人恩裏科·迦納亞22日説,為了增強菲律賓空防能力,空軍推出遠期發展目標以吸引有關方面的關注。這項剛剛發佈的計劃顯示,現階段,菲律賓空軍缺乏足夠的裝備、軍事基地和設施,空軍服役人員訓練不足,空防制度沒有建立。

  迦納亞説,菲空軍打算通過外購等方式獲得12架多用途戰鬥機,24架對地對海攻擊機,4架遠程巡邏機,4架電子戰飛機,6部防空雷達,6套地對空防禦系統,2架空中預警機,1架加油機,4架大中型運輸直升機和1個空軍控制中心。

  國防預算五年翻一番

  按照菲律賓官方解釋,菲空軍現在的戰備能力在第四級(0-50%)左右,目標是在2022年達到第三級(50%-75%)的戰備能力,2028年達到第一級(85%-100%)的戰備能力。其中第三級戰備能力指有能力在菲律賓防空識別區和中國南海“偵測、確認和抵抗入侵”,第一級戰備能力指將“覆蓋範圍擴大至全菲領空領海”。

  2014年菲律賓以189億比索(約合26億元人民幣)購得12架韓國産FA—50型戰鬥機,預計今年將有數架戰機交付使用。由於不少F—5戰鬥機在2005年退役,向韓國訂購的FA—50戰機仍未完全到貨,菲空軍制空力量較為薄弱。

  在對地對海攻擊方面,菲律賓空軍主要由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服役、較為廉價的訓練機作為攻擊機替代品。菲律賓近年不斷對外採購,加強軍備。2015年,菲律賓的國防預算達到1445億比索(157.6億元),增至5年前的大約兩倍。楊天沐(新華社專稿)

[編輯:張斯路]
 
返回頂部進入桌面版

國際在線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0102006

京ICP證120531號 京ICP備0506489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14

網站運營: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