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考生考出598分 母親對其進行“被窩文化”教育

中國吉林網2015-06-24 11:05:53

腦癱考生考出598分 母親對其進行“被窩文化”教育

  徐永琛用“剪刀手”表達喜悅的心情 記者 張秋磊 攝

  特殊考生

  如果單看徐永琛解答數學題,你看不出他與普通高三學生有何不同。但實際上,徐永琛是一名腦癱患者。在今年的高考中,長春市第二實驗中學高三學生徐永琛考出了598分,超過理科重點本科錄取線73分。這個18歲的男生,為自己高中生活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同時也在告訴大家,“雖然輸在了起跑線,但我的後半程依然精彩。”

  母親對其進行“被窩文化”教育

  身穿著白色耐克杉,左手不時的撓撓頭,初見生人時徐永琛還是有些不太自然,雖然距離高考發榜已經一天時間,但仍然能感受到他對自己考試成績還有些不滿。“他自己估分應該是620分,但實際598分。”徐永琛的父親徐明國説到。

  據徐明國介紹,徐永琛出生時因難産引起“腦缺氧後遺症”,長大後,説話、走路、寫字都比同齡孩子慢一些。經過一系列治療和手術後,在10歲時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徐永琛才能真正意義上的獨自走路。

  “由於孩子身體的狀況,當時幼兒園也不收,我和他的媽媽就在家裏進行教育。”談到徐永琛的教育問題,徐明國仍然記憶深刻。其中記憶最深的是鍛鍊孩子的語言能力而創造的“被窩文化”。“為了鍛鍊他的説話能力,在他小的時候,早上一醒,他媽媽就在被窩裏摟著他,帶他背古詩,講故事。母子倆也經常用‘黃河黃河,我是長江,長江長江,我是黃河’這樣的口語進行溝通。隨著這種‘被窩文化’的教育,他也逐漸能聽清別人説話,同時也能讓自己説的讓別人聽懂了。”

  父母剪小紙片讓其練字

  隨著徐永琛的逐漸長大,家裏對他的期望也越來越高,徐明國説:“以前只是希望他能夠上初中就可以,到上了初中後,希望他能上大學。”徐永琛的手臂無法完全受大腦控制,寫起字來非常吃力,比如一張A4紙,在左上角寫個一字,下一個字可能一下子就躥到了右下角。為了幫助徐永琛寫字,徐明國夫婦將一些硬紙剪成小方塊,讓徐永琛在小方塊裏練習寫字,十多年間徐明國已記不清剪了多少個小方塊。徐永琛本來是喜歡歷史這樣的文科,但擔心考試書寫量太大,他無法承擔,所以只能選擇理科。這不能説是他一個小小的遺憾。

  記憶力超強是數學達人

  在所有科目中,徐永琛最喜歡的是數學,這與他超強的記憶有關。據介紹,在上課老師出數學題後,一般都會加一句,“這個問題不用徐永琛回答。”因為在老師出題後,徐永琛可以快速的給出答案,而其他的同學只能“望題興嘆”,課程就不太好向下講了。

  或許是知道自己與其他考生不同,徐永琛更加努力的學習,珍惜學習機會。在所學科目中,英語是最費勁的一科。英語講究聽説讀寫,但對於徐永琛來説,這四樣都是難題,為此徐永琛下了很大的功夫在上面,但由於先天的原因,這次高考中,英語還是沒有發揮好。

  “孩子的英語失敗在聽力上了,完型填空和閱讀理解只錯了一題,只考了113分。”作為一名父親,徐明國對如此優秀的孩子已經感到很欣慰了。

  在長春市第二實驗中學校長李國榮眼中,徐永琛是一個思維敏捷,非常聰明的孩子。“這是我們學校第一次接受這樣的孩子,每個學生都是有夢想的,學校就是讓學生們夢想實現的地方。”對於徐永琛在校學習生活,學校從各個方面給予幫助。比如,班主任就制定了輪流打飯值班表,為行動不便的徐永琛打飯;學校批准徐明國接送孩子的車可以直接開到教學樓下;每年給1000余元的助學金;每年減免近萬元的學費等。單立國

[編輯:張斯路]
 
返回頂部進入桌面版

國際在線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0102006

京ICP證120531號 京ICP備0506489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14

網站運營: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