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桌上的AA制——讓你了解日本人到底有多“小氣”

國際在線2015-07-10 17:09:02

  這是國際在線擬推出的新欄目《見微知日》的首篇,週末提前大放送。

  剛上大學時,筆者讀過一篇講“AA制”的文章,説荷蘭人發明它、英國人諷刺它、日本人使用它。彼時,初遇日語的筆者第一次了解到:“AA制”這個時髦卻略顯“小氣”的詞,竟然在日本這樣一個富有的發達國家裏表現得淋漓盡致!筆者僅就“吃飯”這一點來聊一聊“小氣”的日本人。

  圖片默認標題

  資料圖:日式美食

  學生時代經常和日本同學們聚餐,結束時,聚會牽頭人會告知大家每個人該交的錢數,並且居然精確到1日元——日元最小單位,約合0.05元人民幣。之後,當場集了錢,由牽頭人去結賬。

  在中國,年輕人有時候也會“AA制”聚餐,但是我卻沒有聽説過會有如日本人那般“計算精確”的情況。

  起初很不適應,但在日本生活多年之後,我漸漸開始體會到“AA制”的益處:每次聚會都不必有壓力,只付自己的份額就好。

  在日本這個市場經濟格外發達的國度,人們花錢卻更像 “計劃經濟”。每個月,日本人計劃用來聚會吃飯的錢數往往有限,因此,能將經濟負擔降到最低的“AA制”才會備受歡迎。 

  如果説同學、同事之間“AA制”比較尋常,那麼情侶之間“AA制”在中國人看來就有點不可思議了。

  日本電視臺 “真相追擊”欄目曾做過一個調查:隨機調查100位正在約會的日本年輕男士,其中有57人説自己和女朋友基本上是AA制,但是自己會多付一些,女朋友會少付一點。女朋友們並不反感“AA制”——自己也出一些錢,既可以顯示自己的獨立性,也不給對方添負擔。

  吃飯誰付錢,每個國家有著不同的習慣,無可厚非,只要約會雙方心甘情願即可。筆者的一個中國朋友曾抱怨過她的日本男朋友過於“小氣”;筆者也聽到過中國男生在交到日本女朋友後很慶倖自己不用在約會上花費太多。實際上,在國內,中國男士們若要保持“大氣”,還是很辛苦的。

  圖片默認標題

  資料圖:日本人聚餐中的分餐制

  日本人吃飯時,不僅交錢AA制,飯也要“AA”著吃。日本人的酒席往往實行分餐制,每人一份——同樣的量、同樣的菜式。即便是在吃中餐這類大盤菜肴的時候,日本人也會將菜品夾進自己的碟子裏,並且每個人都小心計算著自己應該平攤的量,不好意思多夾一點。而且,為了讓客人們更容易分盤,一個盤子裏有幾隻蝦、幾塊點心,往往都是按照人數被準備的。如果席間有人不想吃某道菜,他必須主動將菜讓給別人,否則,不會有人試圖“染指”屬於他的那一份。這種“小心翼翼”,正是日本人“小氣”的一種表現。也正因如此,中國互相勸酒、勸菜的情景在日本是不可能見到的。

  圖片默認標題

  資料圖:中國式餐桌文化

  當“小氣”的日本人遇到“大氣”的中國人時,有趣的事就發生了。一位日本朋友曾對筆者説,中國人一請他吃飯,他就容易吃撐。因為在中國,請客吃飯時如果桌上的菜全被吃光、露出空空的盤子,對主人而言是件很丟面子的事,而且,餐桌上勸酒勸菜是主人展現熱情的方式——看見客人的碟碗稍空就會給夾菜。而按日本人的習慣,一定要吃光主人準備的所有菜。所以筆者那“可憐”的日本朋友在和中國人吃飯的時候,每次都撐到不行。歸根結底,是日本人沒能讀懂中國“大氣”的餐桌禮儀。

  確實,在中國人眼裏,日本人有很多方面顯得不那麼大氣。但是日本人真的小氣嗎?筆者認為並非如此,這種“小氣”實際上是一種節儉、是由日本人的民族特性決定的,他們其他生活習慣也與中國不盡相同。

  理解這份不同、享受這種不同文化之間的碰撞,這是我們在和日本人相處時所需要注意的。(徐佳)

[編輯:蔣麗麗]
 
返回頂部進入桌面版

國際在線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0102006

京ICP證120531號 京ICP備0506489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14

網站運營: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