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部分議員提議打撈二戰沉艦 政府持慎重立場
國際在線2015-07-27 16:27:58
1945年4月7日,“大和”號被美軍轟炸後起火(網頁截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日本時事通訊社7月26日報道,二戰期間舊日本海軍“大和”號戰艦沉沒在鹿兒島縣附近的東海海域。目前,日本自民黨一些議員正在研究是否能以國家事業的名義進行部分船體的打撈及船員遺骨的收集工作。
這些議員認為在戰後70週年之際,此舉與重新闡釋不戰宣言是相符的。不過,日本政府內部對此有著很強的消極態度,要實現這項工作面臨很大障礙。
“大和”號戰艦于1941年完工,曾號稱“世界第一戰列艦””、“日本帝國的救星”。1945年4月7日,“大和”號在前往沖繩戰役途中受到美軍飛機攻擊,隨後沉沒到約350米深的海底,造成約3000人死亡。
據報道,相關議員在自民黨內部成立了調查研究會,並於本月16日著手聽取大和博物館館長及政府相關人士的意見。打撈所需情報的大部分只能依靠書籍等資料,目前為了實現技術層面的可能,相關議員正考慮向政府尋求調查費,用於收集“大和”號的圖像數據。
但是,日本政府對打撈及收集遺骨一事持慎重立場。管轄“陣亡者”遺骨收集工作的厚生勞動省表示:“航行中的死亡者已視為水葬,根據‘大海即墓地’這一認識,原則上不會收納。”此外,日本文化廳表示,由於沉沒地點位於領海之外,所以不能適用文物保護法。
另一方面,遺屬中也存在不同的聲音。有遺屬希望進行船體打撈,也有人希望保持原狀。(潘萬曆)
[編輯:徐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