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土司遺址”申遺成功 揭開遺址三重面紗

新華網2015-07-05 09:26:22

  7月4日,在德國波恩召開的第39屆世界遺産大會上,中國申報的“土司遺址”獲准列入《世界遺産名錄》,成為我國第34項世界文化遺産。“土司遺址”申遺成功,表明其突出普遍價值、真實性、完整性以及我國政府為保護這些珍貴遺産付出的艱苦努力,得到了世界遺産委員會各成員國和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等國際權威專業諮詢機構的一致認可。

中國“土司遺址”申遺成功 揭開遺址三重面紗

  圖1:老司城-中心城址與靈溪河

  “土司遺址”系列遺産見證了古代中國作為統一多民族國家,對西南山地多民族聚居地區獨特的“齊政修教、因俗而治”的管理智慧,這一管理智慧促進了民族地區的持續發展、有助於國家的長期統一,並在維護民族文化多樣性傳承方面具有突出的意義。

  本次聯合申報的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址、貴州遵義海龍屯,是“土司”的行政與生活中心聚落遺存,是“土司制度”的珍貴物證,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徵:

中國“土司遺址”申遺成功 揭開遺址三重面紗

圖2:老司城-祖師殿建築群

  1.土司遺址突出的普遍價值

  土司制度文化遺存包括土司城寨、官署、莊園、墓葬等多種類型。本次申報的老司城遺址、唐崖土司城遺址、海龍屯遺址,反映了土司制度作用下特殊的山地城堡式聚落形態和社會組織特徵,一方面保持了中國西南地區山地聚落典型的因地制宜、隨形就勢的整體佈局、以及當地的傳統聚落及建築營造工藝,如各功能的建築組團結合臺地分層佈局、具有精密設計的大型排水系統等。

  

中國“土司遺址”申遺成功 揭開遺址三重面紗

  圖3:唐崖-荊南雄鎮牌坊

  另一方面,三處遺址均建設了系統的城墻等圍護和防禦性體系,聚落的核心位置均特別建造了佈局嚴整、軸線對稱、具有中央官式規制和建造工藝的大型行政建築組群(俗稱“衙署區”),成為土司擁有中央授權的統治身份的突出象徵。三處土司遺址的共性特徵與整體關聯,共同體現出土司統治地區在本土原有社會文化基礎上,因土司制度“齊政修教、因俗而治”管理智慧而推動的族群間價值觀交流、獨特的社會秩序和組織管理模式,以及樹立的統一國家認同。

  2.土司遺址的完整性與真實性

  中國現存土司遺存百餘處,中國學者對它們的類型、規模、價值內涵、學術基礎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遴選出最具價值特徵代表性,同時相互間的整體組合又可共同體現土司職級體系、土司管理特點等社會文化完整背景以及土司所處地理環境特徵的的三處土司遺址,構成系列遺産進行申報。

中國“土司遺址”申遺成功 揭開遺址三重面紗

  圖4:海龍屯-新王宮遺址

  本次申報的三處遺址不僅在物質遺存方面,是西南少數族群聚居地區少有的以遺址狀態保存下來的大型聚落,較少受到近現代社會發展的干擾,真實保存了歷史時期廢毀後的遺存信息;而且遺産地還珍藏有完整的土司家族族譜、碑石銘刻以及歷代地方誌書,詳實記載了各土司家族在13-20世紀的世系和發展歷程,為土司制度在當地的興衰和土司城的營建提供了珍貴的歷史信息。此外,現居住于土司城遺址附近的土家族、仡佬族、苗族等各族群人民以詩歌、傳説、風俗、禁忌等方式保存至今的民間記憶,也對土司統治歷史及土司社會具有很好的佐證作用。

  3.我國在保護珍貴遺産上所做的艱苦努力

中國“土司遺址”申遺成功 揭開遺址三重面紗

  圖5:海龍屯-新王宮遺址

  中國現存的土司遺存已列入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名錄,本次申報的三處遺址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受到中國政府最高層級的保護與管理。作為系列遺産,土司遺址的管理體系依託中國文物行政管理機制,已由國家文物局主導,在國家級、省級層面建立其跨地區、跨部門協調管理機制和聯席會議制度,制定聯合、協調管理的專項管理協定,成立世界遺産申報和保護協調管理機構,制定並執行了一系列包括保護、研究、展示、監測、傳播等方面的協調管理措施及執行計劃,有效保障了土司遺址整體的系統和長期保護。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在代表中國政府的發言中表示,“土司遺址”申遺成功以後,中國政府將恪守《世界遺産公約》及其操作指南的規定,繼續加強遺址保護、管理和監測工作,並將致力於改善遺産地民眾的生活,讓中國各民族傳統文化得到繼承和發展。(記者 姜瀟)

[編輯:王雪瑩]
 
返回頂部進入桌面版

國際在線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0102006

京ICP證120531號 京ICP備0506489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14

網站運營: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