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何此時公開天皇停戰詔書原音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日本宮內廳8月1日首次公開裕仁天皇宣讀停戰詔書的原版錄音,同時還公開了戰時充當皇宮防空洞的“禦文庫附屬室”的照片和影像資料。
原版錄音有何不同?日本為何選擇此時公開?在日本引起了怎樣的反響?新華國際客戶端連線新華社駐東京記者馮武勇:
【原版錄音有何不同?】
裕仁天皇的原版錄音是1945年8月14日深夜11時25分左右開始在皇宮內錄製,一共錄了兩遍,兩套錄音盤隨後保存在保險櫃中。次日中午,日本播出錄音,即後來所謂的“玉音放送”。
後來日本電視臺和電臺反復播放的版本都是從原盤中複製而來。日媒報道,與媒體現在播放的複製版本相比,原版語速較快,錄音時長4分30秒,比複製版少了10秒;同時,語調較高,話音更加清晰。
日本宮內廳認為,這一錄音更接近裕仁天皇的嗓音。對於原版和複製版語速不同的問題,宮內廳認為,這可能是拷貝錄製時錯誤地使用了慢轉模式。
除原版錄音外,宮內廳還在官方網站公開了皇宮“禦文庫附屬室”的內外照片和影像資料。這是日本宮內廳時隔50年再次公開“禦文庫附屬室”相關資料。“禦文庫附屬室”戰時被用作皇宮防空洞,1045年8月14日,決定投降的御前會議也在這裡舉行。
【為何此時公開原音?】
宮內廳表示,這次特意選在“戰後70週年”公開這些史料,希望借此有助於日本民眾銘記戰爭歷史,防止戰爭記憶被淡忘。
這一負責協助皇室的政府機構表示,日本現任天皇明仁對這次公開史料的做法表示支持。宮內廳一名官員告訴共同社記者,明仁天皇“了解有關情況”,有“同樣的心情”。
日本媒體説,由於裕仁當時使用的是古文化的語言,同時錄音音效不佳,很多人可能難以理解詔書的意思。
美聯社説,很多日本民眾對安倍政府的右翼傾向感到擔憂,而現任明仁天皇被越來越多的人視為更加尊重“和平憲法”。天皇明仁和皇太子德仁今年年初曾先後強調正確認識歷史以及現行和平憲法的重要意義,被一些日本民眾解讀為是對安倍的敲打。
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照會美、英、蘇、中四國政府,宣佈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廣播停戰詔書形式,正式宣佈日本無條件投降。
新華社駐東京記者馮武勇説,現在日本人對所謂“玉音放送”比較熟悉的部分是有關詔書中要求民眾“忍所不能忍”以度過戰後難關的這句話,這句話被不少媒體報道和戲劇引用。整個“玉音放送”的內容實際上非常豐富,包括明確向美、英、蘇、中四國提出接受《波茨坦公告》。
【原版錄音再引反思】
馮武勇説,由於當時戰爭剛結束,停戰詔書內很多內容並沒有正確認識日本發起的侵略戰爭。
日本學者曾指出,停戰詔書稱與美英交戰“4年”,完全沒有觸及中日戰爭以及日本在亞洲的殖民侵略歷史,還聲稱日本發動戰爭旨在解放東亞國家。這些內容後來遭到日本右翼分子利用,成為後來日本歷史修正主義的根源之一。
這次公開“玉音放送”原版錄音,也再次引發日本國內的爭議。
有學者認為,這次公開錄音能夠再次警示民眾,日本不能再犯同樣的錯誤、反動戰爭。東京日本大學歷史學者古川説,這份錄音“再次告訴人們為結束那場錯誤的戰爭做了什麼”。
有一些右翼媒體則借這篇錄音頌揚天皇裕仁當時為挽救日本而做出“聖斷”。不少日本民眾對此指出,當時以裕仁天皇為首的一些勢力沒有在《波茨坦公告》7月發佈後及時表示接受這一公告,才有了後來的廣島和長崎原子彈事件。
馮武勇説,近年來,日本國內越來越多的人宣揚裕仁天皇當時做出“英明決策”才避免了日本亡國,日本這個月8日也將上映一部敘述停戰詔書制定前後情形的電影,其基調也是讚揚裕仁天皇當時的決策。
日本的不少學者提出應該警惕這種傾向。由日本學者組成的“繼承與發展村山談話會”曾發表呼籲書指出,日本歷史修正主義者美化和歪曲侵略歷史的根源在於,日本戰後未能正確認識和追究天皇的戰爭責任。(記者 耿學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