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A股下跌不代表中國經濟喪失動能

國際在線2015-08-25 17:21:05

外媒:A股下跌不代表中國經濟喪失動能

《週刊報道》、AsiaOne、商業內幕、《經濟學人》、《財政時報》、CNN財富、《衛報》和路透社的報道。(網頁截圖)

  國際在線專稿:近幾個月來,中國經濟和股市經歷了幾番動蕩,這在全球金融市場引發了不小的衝擊。週一,中國A股出現歷史罕見的超過8%的跌幅,刺激了全球投資者的恐慌情緒,進而帶動全球主要股指暴跌。各種關於中國經濟“飄搖”的猜測和分析又捲土重來。然而,數家國外媒體近日紛紛發聲,呼籲投資者不要急於看空中國經濟,因為目前中國經濟的放緩現象其實是轉型期的“陣痛”,未來中國的經濟增長仍有強勁的續航能力。

  中國重塑經濟結構的努力被誤讀

  美國《週刊報道》8月24日刊文稱,要始終牢記股市並不等同於實體經濟,股市受挫不一定意味著經濟受挫。因此,面對中國股市大跌,各位投資者無須驚慌失措。文中列舉了2005年-2015年中國製造業指數的走勢圖,分析稱儘管近期股市跌幅明顯,然而都沒有達到像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和2010年第二次大跌那樣大的戲劇性跌幅。換句話説,近期中國經濟和股市出現的所有動蕩與其説是“痛苦”,不如説是似乎完全合乎情理的“改變”。

  新加坡AsiaOne新聞網站25日刊登文章——《經濟學家稱市場誤讀了中國重塑經濟的努力》。文章引用前高盛亞洲副董事長庫蒂斯的話稱:“中國經濟變化的速度可能比很多人看到的還要快”,而這可能掩蓋了中國經濟潛在的增長率。庫蒂斯表示,一些人只關注到中國的能源消耗、鐵路運輸量、港口交易量等數據顯示出的大幅下降,卻忽略了中國服務行業的飛速發展。中國服務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已經超過工業達到48%,今年很有可能會超過一半,而傳統製造業對GDP增長的貢獻已不足43%。“世界上沒有哪一個主要經濟體像中國這樣對經濟結構的調整如此之快、如此之深。” 庫蒂斯説。

  美國著名財經網站“商業內幕”8月24日以《中國經濟放緩意味著走向可持續發展》為題撰文稱,中國經濟放緩並不是一件壞事。當前的中國類似于20世紀70年代的日本,經濟上正面臨從高增長率的“奇跡時代”轉型到增長率相對較低的“成熟經濟”期間的陣痛。正如一句西方諺語所説,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中國作為如此巨大的經濟體,它的轉型也必然需要一段時間。文章説,中國第二季度GDP增長達到7%,這正是確保中國能夠完成既定目標,維持就業率的關鍵數字。

  英國《經濟學人》網站近日也發表文章,稱中國股市雖然出現巨幅震蕩,製造業也出現減速,但投資者不必過分擔心。如果進行理性的研究就會發現,中國經濟許多領域都呈現改善勢頭。比如,中國之前一直強調的産業結構調整以及經濟結構轉變正大幅加速。上週五,許多人都注意到中國製造業PMI(採購經理人指數)突然下跌,但卻鮮有人注意,同一時期中國服務業PMI則躍升至近11個月的新高。此外,中國的房地産價格也趨於穩定。種種跡象都表明,眼下對於中國經濟的悲觀情緒未免有點“過頭”了。

  刺激經濟,中國手中還有多發炮彈

  美國《財政時報》8月24日報道,投資者連日來一直將股市下跌歸罪于中國經濟不穩,具體表現為製造業下滑、股市動蕩、匯率下跌等等。但事實也許並不是這樣。在製造業下滑的同時,中國的服務業與國內消費正呈現顯著增長態勢。中國經濟正處於從完全依賴製造業到以服務業為主導的發展模式的轉型。

  報道還稱,中國股市並不是像美國股市一樣集中了大部分公司或國民的資産,中國財政相對更加保守。更何況,中國政府手中仍持有多張刺激經濟的“王牌”,如降低增值稅,投資教育與健康事業等等。

  CNN財富24日撰文《中國經濟增長仍充滿動力》。文中提到,中國經濟增長正經歷著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慢的節奏,這無疑令國際投資者們的擔憂愈發嚴重。不過,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增長仍動力十足。經濟學家們認為,中國政府可施展四種策略來“救市”,這四種策略分別為:央行降息同時下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增加基礎設施投資、財政刺激(降低稅率)以及出臺更有效的政策方案。

  德法首腦:中國政府有辦法穩定經濟

  英國《衛報》8月24日報道,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表示,投資者們沒有必要擔心歐洲經濟會因中國股市大幅動蕩而受到衝擊。相對股市動蕩來説,關注中國經濟保持增長勢頭的意義更加重要。他同時強調,這只是中國政府在努力從製造業大國向消費型社會轉變的表現。謝菲爾德大學資深經濟學講師喬納森·佩拉頓(Jonathan Perraton)也表示,沒有必要對股市下跌大驚小怪,“中國經濟仍然將以歐洲各國難以企及的速度繼續增長”。

  英國路透社8月24日報道,德國與法國領導人都表示,相信中國能夠找到穩定經濟的方法。週一,法國總統奧朗德在柏林召開的一個新聞會議上稱:“中國是一個超級大國,同時也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將會找到合適的應對方法。”他還説,面對中國經濟下滑的現狀,全球經濟足夠穩固以支撐自身的獨立發展,股市大跌不能決定‘我們’的位置。”德國總理默克爾也表態稱,她期望中國能夠“盡一切可能”來穩定經濟和股市。(楊歡 趙松芳 渠鴻儒)

[編輯:趙松芳]
 
返回頂部進入桌面版

國際在線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0102006

京ICP證120531號 京ICP備0506489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14

網站運營: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