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連拋射星、核武重磅消息 無核化走向何方?

中國新聞網2015-09-16 09:39:58

  在平靜了幾週之後,朝鮮9月14、15日接連拋出兩則重磅消息:將發射衛星慶祝勞動黨建黨日,承認重啟寧邊核設施。

  針對“核活動”這一高度敏感的話題,朝鮮終於打破近兩年的沉默。該國原子能研究院正式回應西方國家的猜測稱,寧邊核設施早在兩年前就已宣佈重啟。

  這是否暗示著,朝鮮將進行第四次核子試驗?在當前形勢下,半島無核化,將何去何從?韓日等國立即予以警告,並高度關切。

  【放不下的核武器】

  寧邊是朝鮮西北部一座只有十幾萬人口的小鎮。因為擁有朝鮮唯一能運轉的5兆瓦核反應爐,寧邊一直是韓美日情報機構密切關注的對象。

  從上世紀50年代末開始研究核技術到2006年第一次核子試驗,朝鮮在美國的極力阻撓下,走過了曲折的核研發之路。

  直到2008年,飽受經濟制裁之苦的朝鮮在各國記者的見證下,親手炸毀寧邊冷卻塔,用關閉寧邊核設施的方式做出了妥協。

  然而,朝鮮認為,美韓等國“敵朝”策略並未改觀,于2009和2013年接連兩次核子試驗,又把核問題帶回原點。

  棄核,似乎變得遙不可期。

  為何朝鮮要執意發展核武器,甚至在聯合國安理會做出制裁決議後,也未停歇?“朝鮮想用核武器壓制韓國,實現以朝為主導的半島統一,這是其重要目的之一”,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教授張璉瑰在接受採訪時説。

  的確,寧邊核設施是不少韓國人的心結。

  “韓國首都地區2000萬人的頭上頂著定時炸彈”,該國安全部門人士擔心寧邊核設施發生事故,波及首爾。

  根據韓國情報局的分析,寧邊每年可啟動4000多臺離心機,生産約80公斤高濃縮鈾,這意味著朝鮮每年可生産4至5枚核武器。

  關鍵是,朝鮮已經調整了核戰略的方向,在第三次核子試驗後,它宣佈其核武器實現了小型化、輕量化,這意味著這些“試驗成品”可以真正被作為武器來使用。不過,這只是朝鮮自己的説法,其他各國對朝鮮的核能力評價不一。

  日韓等國密切注意朝鮮的表態。此次,韓國外交部發言人魯光鎰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如果朝鮮“發起挑釁”,韓方將同聯合國安理會理事國等相關國家密切合作,力促安理會迅速有效地予以應對;日本外相岸田文雄15日出席記者會,要求朝鮮放棄遠程彈道導彈發射試驗。日本防衛相中谷元認為“這會提升朝鮮的彈道導彈能力,是我國(日本)安全層面的強烈隱憂”,同時稱“將高度關注,為收集信息做好萬全準備”。

  此外,就在9月14日,國際原子能機構第59屆大會在維也納開幕,總幹事天野之彌發表講話,表示對朝鮮核計劃“嚴重關切”。

  天野之彌説,國際原子能機構對朝鮮核計劃所知仍然有限。但他強調,只要朝鮮方面同意,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認可,原子能機構仍做好返回朝鮮的準備。

  因此,朝鮮選擇14、15日接連發佈重磅消息,並明言“從質和量兩方面不斷提高各種核武器的水準”,就是旗幟鮮明地亮出“不棄核”立場。

  【談判錯過窗口期?】

  美韓研究機構多次認為通過衛星捕捉到了朝鮮重啟核反應爐的跡象,但朝鮮一直保持沉默。

  張璉瑰分析了朝鮮突然做出回應的大背景:各方都意識到朝鮮問題已經走到了關鍵的岔路口,美韓外交官訪問頻繁,朝鮮半島無核化面臨“成功還是失敗”的關鍵時刻。

  他説,在這種情況下,朝鮮一方面為了顯示不放棄核力量的決心,另一方面也是告訴其他國家,朝鮮不會就核問題舉行談判,這是一種外交謀略。

  2014年4月,美國智庫“科學與國際安全研究所”分析朝鮮豐溪裏核子試驗場衛星圖稱,該試驗場有活躍跡象。

  不棄核——朝鮮在今年7月曾強烈表露過這種決心。

  當時,幾十年未決的伊朗核談判終於在各方尋求利益中和後落錘,解決一處“心頭患”的美國,得以抽身將目光轉向朝鮮半島。朝核問題六方會談的美國代表連月來積極與韓日代表會晤,尋求重啟會談。對此,朝鮮外交部發表了聲明,稱“完全沒有興趣”進行類似的核談判。

  “核問題關乎朝鮮國家主權和關鍵利益,不是隨便擺上談判桌的玩具”,朝鮮外交部發言人説,美國頻頻把伊核談判同朝鮮扯到一起,這種比較毫無邏輯。

  能否參照伊核談判的模式解決朝核問題呢?張璉瑰認為,從朝鮮的態度上來看這是“不可能的”,他説,朝鮮駐華大使今年7月再次強調該國是擁核國,這實際上是“關死了談判大門”。

  以上述情況作為當前局勢的背景,朝鮮將如何紀念10月10日勞動黨的建黨紀念日,顯得格外引人關注。

  朝鮮國家宇宙開發局負責人日前已明確稱,朝鮮將在“既定的時間和地點”發射衛星,以迎接勞動黨建黨70週年的到來。這讓美日韓提前繃緊了神經,質疑朝鮮要以發射衛星為掩護試射洲際彈道導彈。

  “這是朝鮮整體導彈技術與核計劃的一部分,要推動核計劃就要進行遠程導彈試射”,張璉瑰説,但他認為朝鮮發射能力很有限。

  不過,朝鮮方面稱,將要發射的是地球觀測衛星、做預報天氣用。

  繼1998年後,朝鮮2009、2012年曾先後發射“光明星”系列衛星,雖然朝鮮一直表示是出於科研等和平目的“射星”,美日韓等國卻飽加質疑,軍事上嚴陣以待、經濟上多輪制裁、政治上重重孤立。

  重啟核設施、宣稱要發射衛星,朝鮮接連主動釋放信號,是否意味著事態將向美日韓所擔心的那樣發展,即朝鮮籌備進行第四次核子試驗?張璉瑰認為,朝鮮雖然要發展核武器,但目標首先還是要改善同美國的關係,正試探美國態度。

  朝鮮官員李東日在東盟地區論壇外長會議上的發言也印證了上述觀點,他就朝鮮進行第四次核子試驗的可能性説,這完全取決於美國的態度。但僅今年,美國就幾次或清晰或含糊地表態稱,不承認朝鮮為擁核國家,一再強調在談判桌上解決問題。

  外界普遍認為,在伊核問題解決後,朝核問題已錯過本輪談判最佳窗口期,下一個窗口期何時到來,難以預料。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在例行記者會上説,“中方關注有關報道”,“我們希望有關方在當前形勢下,多做有利於維護半島和地區和平穩定的事情。” 朝鮮半島局勢發展,有待觀察。 (邱宇、何路曼 記者 李夏君)

[編輯:張斯路]
 
返回頂部進入桌面版

國際在線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0102006

京ICP證120531號 京ICP備0506489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14

網站運營: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