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姑娘“金字招牌”後的社會現實

新華網2016-06-16 11:00:23

  “越南姑娘忠誠、獨立、教育背景良好、全面支持你的工作。此外,她們是東南亞最美麗最可愛的女孩。她們是完美的相親對象。”——這是越南相親網站“可愛熊貓”(Lovely Panda)挂在首頁的話。

  這個網站類似于中國的百合網,不同的是,它主打的方向是為外國人和越南姑娘建立聯繫,越南本國的男性並不在服務範圍之內。

越南姑娘“金字招牌”後的社會現實

  越南涉外婚戀網站

  還記得關於“越南新娘”的報道嗎?成批的越南姑娘嫁到中國、馬來西亞及其他經濟水準高於越南的東南亞國家。雖然其中有極少一部分逃跑回國,但這暗示著一個事實:越南姑娘選擇出嫁異鄉已成一種現象。

  需求決定市場,為什麼那麼多越南姑娘想要嫁給外國人?越南姑娘這麼多年打造出來的“勤勞勇敢、內外全包”的金字大招牌反映著怎樣的社會現實?

  【勤勞勇敢 白手興家】

  在越南街頭隨便走一圈,越南姑娘的勤勞勇敢是最真實的體驗。

越南姑娘“金字招牌”後的社會現實

  越南北部梅州,還未成年的小姑娘就開始擺路邊攤了。(新華社記者樂艷娜攝)

  比如早上的菜市場,買與賣幾乎清一色全是女性;街頭挑著扁擔賣小吃與雜貨、騎著自行車賣花的也幾乎全是女性;入夜,在一排排服裝店、小吃店裏忙碌著守候著顧客的,80%是女性;趁夜在街頭打掃落葉收拾垃圾的,90%左右也是女性……

  記者採訪過幾位在越南創業的姑娘,每一個故事都一波三折,其中幾乎沒有什麼男性的影子:

  越南姑娘“金字招牌”後的社會現實

  鄧春香在自己的服裝店裏。(新華社記者樂艷娜攝)

  鄧春香,上大學時自學縫紉,以20萬越南盾(約9美元)開始了製衣生涯,擺地攤出售自己做的衣服,賺取學費,後來被朋友騙去所有積蓄,以“每天只睡3小時”的狀態再次白手起家,現在不僅成立了自己的服裝廠,還在越南幾個省設立了工作室,擁有了120多員工。

  越南姑娘“金字招牌”後的社會現實

  黎氏井與她的草藥園。(新華社記者樂艷娜攝)

  黎氏井,越南太平省姑娘,立志在家鄉種植草藥,多次血本無歸,甚至連自己父母和老公父母的房子都全部抵押出去,但屢敗屢戰,如今擁有了20公頃的草藥園,生産的袋泡草藥茶銷往越南50多個省市,還出口到了韓國,月營業額達到9-10億越南盾(約4-4.5萬美元);

  其實,這樣的故事有很多。據越南2015年10月公佈的數據,越南每100名15歲以上的適齡女性勞動者中,有70多人在工作。

  越南姑娘“金字招牌”後的社會現實

  越南國會主席阮氏金銀

  女性不僅在越南社會經濟中佔據重要地位,也在多個權力機構中擔任重要職務,婦女佔國會代表的24.4%,省市人民委員會代表的25.71%,在今年4月的越南第十三屆國會第十一次會議上,阮氏金銀當選為國會主席,這是越南第一位女性領導人。

  【身材好、愛美白】

  所以,外界對越南姑娘勤勞勇敢的印象完全正確。不過,在越南待一段時間,就會發現,越南姑娘們對自己的外在也是極為重視的,這也是為什麼相親網站上會説她們是東南亞“最美麗最可愛的姑娘”。

  越南姑娘“金字招牌”後的社會現實

  越南姑娘本身骨骼小,再加上飲食結構合理清淡,基本都非常苗條。由於大部分時間非常炎熱,她們不吝展示自己的好身材,超短裙和短褲是很常見的打扮。即使是連衣裙,也經常露背和露腰,比較“放得開”。

  與其他東南亞國家不同,越南姑娘更為重視美白。

  越南姑娘“金字招牌”後的社會現實

  由於摩托車是越南主要的交通工具,雖然方便,但免不了風吹日曬。因此,白天在越南會看到奇特的一景,所有騎摩托車的姑娘都穿上了款式相似的防曬裝,從上到下把整個人裹起來,戴上頭盔和口罩,只留一雙眼睛在外面。

  越南姑娘“金字招牌”後的社會現實

  難怪有很多來越南的遊客都很奇怪,越南的美女們都在哪兒呢?其實,她們只在太陽下山後才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示出來。

  【“僧多粥少”還是“外國的和尚會唸經”?】

  48.8:51.2

  這是越南2014年人口普查後得出的男女比例。由於從上個世紀以來的多場戰爭,越南男性佔人口比例一直低於女性。再加上傳統思想的根深蒂固,男性在社會及家庭中的地位一直高於女性。

  越南姑娘“金字招牌”後的社會現實

  20世紀60到70年代,因為越南與美國的戰爭使得男性在家庭中缺席,女性不得不在社會中扮演生産者的角色,同時還得在家庭中照顧年邁的父母及幼小的孩童。

  這個模式一直持續到今天。

  “僧多粥少”是越南女性往外看的原因之一,但卻越來越不成為其主要原因,因為男女比例正越來越平衡。

  那麼,是因為外國男性比越南男性好?

  還是用一個數字來説明:九分之一。

  越南姑娘“金字招牌”後的社會現實

  就在5月,越南政府公佈了一份《越南走向性別平等》的研究報告,裏面的調查結果顯示,越南男性用來照顧家庭的時間僅佔婦女的九分之一。

  這是什麼概念?

  記者認識的一位剛結婚的越南姑娘阿英,今年28歲的她除了在學校代課以外,還在另一個公司打著兼職。她的越南老公是位醫生,從工作到家庭條件都很符合阿英的要求。

  當被問到老公是否做家務時,她笑了:“我老公偶爾會去扔個垃圾,他認為這就是所能幹的最大的家務了!”

  越南姑娘“金字招牌”後的社會現實

  越南家庭全家福

  與許多越南姑娘一樣,家庭的財政大權是由阿英掌握的,畢竟,家裏的大事小事都得由她自己來做主。但阿英也不好意思地説,“老公肯定還有不少私房錢,不然他下班了怎麼能有錢去跟別人一起喝啤酒!”

  記者認識的另一位越南姑娘阿蘭嫁給了中國人,夫妻二人都在越南發展。她説,老公也很忙,但相比越南男人,“至少他每週會給我做兩次飯,幫我帶一下孩子,而且也不像許多越南男人那樣打老婆,我真的非常感激,覺得我老公真的很不錯!”

  記得在採訪一位中國志願者所教授的越南富壽省一所大學裏的中文班學生時,班裏有個越南女生因為交了中國男朋友而被所有其他女生羨慕,原因只是“因為他出門的時候會幫我提包啊!”

  越南姑娘“金字招牌”後的社會現實

  在越南首都河內,一對身著奧黛的情侶在拍婚紗照。(新華社記者閆建華攝)

  也許有比較才有真相。隨著國家經濟的增長,接觸到越來越多外國人的越南姑娘們看到了“會唸經的外國和尚”,這也許才是與外國人相親的網站那麼火的原因。

  在上面提到的那份報告中,最後的結論説,“經濟增長不意味著男女不平等加劇。但若不增加對婦女提供就業機會和減輕女性的家務負擔,越南性別不平等危機將日益嚴重。”

  【重男輕女的未來堪憂】

  越南姑娘“金字招牌”後的社會現實

  我們常説,“中國婦女能頂半邊天”。可是在越南,勤勞勇敢的姑娘們頂了至少三分之二的天。

  當女性的經濟實力和受教育程度不斷提高,她們對社會地位提高的意識也不斷增加。不過在當下的越南,阻礙她們前進的還有嚴重的重男輕女思想。

  記者認識的另一位越南姑娘阿銀,27歲,去年剛生下第二個寶寶。已經有了兩個男孩的她覺得十分辛苦,但老公覺得生養男孩多多益善,計劃一共要4個男孩和1個女孩。我問她自己的想法,她説雖然不想再生了,但卻不敢向老公提出來。

  越南姑娘“金字招牌”後的社會現實

  新婚的阿英也説,她老公也希望一定要至少生一個男孩。

  “越南有三男窮四女富的説法,就是説如果家裏有三個男孩,這一家就會變窮,如果有四個女孩,這一家就會變富。但是,儘管現在在城裏娶老婆也不容易,要經濟條件過得去,最好有房有車,但家裏還是希望要生一個男孩”,阿英説。

  在首都河內的巴亭廣場,晚上帶孩子來乘涼的父母很多,他們身邊大多有至少兩個孩子,很多都是手上抱著一個,地上跑著一個,肚子裏還懷著一個。

  越南姑娘“金字招牌”後的社會現實

  據越南政府的人口普查,2015年越南新生男女比例已經達到114:100,而2000年這一數字是106:100。這意味著到2050年,越南全國50歲以下男性將比女性多約230萬至430萬人。

  很快,越南男性也會像中國男性那樣面臨著“一伴難求”的局面。

  就像記者還認識的一位越南姑娘阿櫻。馬上要滿30歲的她,獨立,有地有房有車,憧憬著愛情,也不願意嫁給外國人而離開越南,可在當地卻找不到那位滿足她要求的白馬王子。

  越南姑娘“金字招牌”後的社會現實

  這是越南的現實,也是生活在這個國家姑娘和小夥兒們的迷思。(記者樂艷娜,編輯林晶,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

[編輯:韓基韜]
 
返回頂部進入桌面版

國際在線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0102006

京ICP證120531號 京ICP備0506489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14

網站運營: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