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中外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恐龍尾巴標本

2016-12-09 17:51:02|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范琪妍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柳青):來自中國、加拿大、英國和美國的科學家最近發現了一枚含有非鳥類恐龍標本的琥珀。9日淩晨,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士邢立達與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皇家博物館教授瑞安·麥凱勒領銜的論文 在線發表于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當代生物學》,宣佈了這一新發現。這也是有史以來第一件琥珀中的恐龍標本,這項發現將為為研究羽毛的早期演化提供依據。

  據了解,這枚雞蛋大小的琥珀中含有一根長度接近4釐米、包含8節椎骨並帶有羽毛的標本。分析發現,與目前普遍被認為是鳥類祖先的始祖鳥及現代鳥類不同的是,這些椎骨沒有在尾巴的末端融合,而是更像一根靈活的鞭子,能同時在多處彎折。研究人員認為,這個標本應該來自一種小型兩足恐龍的尾巴。尾巴展開後長度約為6釐米,推測恐龍全身長度為18.5釐米。標本背面有著栗棕色的羽毛,腹面則是接近白色的羽毛。

  中國地質大學邢立達博士介紹説,這個標本保存了非常精緻的羽毛形態學細節,可以為研究羽毛的早期演化提供依據:“(以往)我們發現的恐龍化石都是在石頭上的,或者是石頭表面的,一些印痕或者一些骨骼,這次是我們人類首次在琥珀裏面發現恐龍,也就是我們開啟了一扇新的大門,能夠讓我們從如此微觀的角度來看到恐龍生前的一些樣貌,比如説它的形態,羽毛的一些細節,這些以前都不知道的。”

  研究人員將這個標本起名“伊娃”。邢立達介紹説,這件標本是在2015年夏天在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康河谷中被找到的,來自白堊紀中期諾曼森階,距今約9900萬年。邢立達説,在現有技術條件下,雖然不能利用這塊琥珀中的發現 復活恐龍,但是他的科研團隊還將綜合運用多種成像和分析手段,研究這塊標本的細節:“DNA的半衰期是521年,在極端環境下比如説凍土或者西伯利亞猛犸象,680萬年已經到極限了,但我們這個幾乎是一億年前的東西,所以幾乎沒有任何可能獲取到有效的DNA。嘗試著來獲取一些蛋白質的片段、信息,現在已經做了納米掃描,它就有很多新的信息,數據非常龐大,正在重建,需要比較長的時間。”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