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今日清明節 這些習俗您了解多少?

2018-04-05 13:23:14|來源:央視網|編輯:楊磊

  有很多節日我們每年都過,但其實我們並不知道它的來歷,今日清明節,我們來説説清明↓↓↓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歷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説。

  清明詩詞欣賞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賞析:清明節,傳統有與親友結伴踏青、祭祖掃墓的習俗。可是詩中的“行人”卻獨自在他鄉的旅途上,心中的感受是很孤獨、淒涼的,再加上春雨綿綿不絕,更增添了“行人”莫名的煩亂和惆悵,情緒低落到似乎不可支持。然而“行人”不甘沉湎在孤苦憂愁之中,趕快打聽哪兒有喝酒的地方,讓自己能置身於人和酒的熱流之中。於是,春雨中的牧童便指點出那遠處的一片杏花林。詩歌的結句使人感到悠遠而詩意又顯得非常清新、明快。

  清明期間 民間習俗

  

  1.掃 墓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後挂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清通禮》雲:“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並相傳至今。

  2.踏 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3.植 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4.戴柳 栽柳

  

  在過去,清明還有一個講究,一般是婦女或者兒童把柳條編成環狀戴在頭上,好表示對逝者的敬意,也是借著“柳”字對心靈的一種慰藉。除了這些,在京郊有些地方還講究清明前後種楊柳。這也應了那句諺語:“植樹造林,莫過清明。”

  5.盪鞦千

  

  盪鞦千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樹椏枝為架,拴上彩帶,後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6.蹴 鞠

  

  蹴鞠,即用足去踢球。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後發展成足球。

  清明節氣養生

  

  1、注意花粉過敏

  春季是花粉過敏的高發季節,在清明,濕氣會比較重,蕁麻疹和過敏性鼻炎患者還有哮喘等疾病,都是這個季節的高發疾病,更要特別注意。

  2、多食用新鮮蔬菜

  在清明時節,水果要和應季、當地相適應,才能夠幫助人體進行自我調節。在蔬菜方面,要多吃香椿、韭菜和薺菜等一些春季時令蔬菜,以及蘿蔔、山藥、芋頭、紅薯等具有能祛濕和溫胃功效的蔬菜。

  3、飲食宜清補

  清明正處於溫暖的空氣和冷空氣交替的時候,天氣忽晴忽雨,忽冷忽熱,人的身體往往會因為濕氣的入侵,導致出現四肢發麻的情況,所以在飲食方面,除了要多吃利水祛濕的食物之外,也要適當的多吃一些舒筋和養血的食物。

  4、注重養肝

  春季是養肝的主要時間,如果能保持肝功能正常,那麼體內的氣就能運轉正常,保持旺盛的經歷,氣血也就會通常,五臟六腑也能維持正常的運作功能。

  小編祝大家踏春節快樂!

  好好享受春天帶給大家的好心情吧~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