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老外有話説】戴上口罩,帶上微笑
2020-06-10 18:26:0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楊玉國

  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到來,令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在過去數月間經歷著最為漫長的“隔離”。隔離生活既是對家庭成員之間緊密關係的考驗,又是對一個人社會化程度高低的測試。同時,這種“與世隔絕”還告訴我們一個容易被忽略的事實,即人與人的交往是不可或缺的,彼此孤立更無法令任何人受益。人們因疫情經歷了精神和身體的雙重考驗,這種考驗仍將以這樣或那樣的形式繼續,它到底什麼時候才會結束?沒人知道答案。這種時間上的不確定令全世界都感到不安。 

  在疫情暴發初期,我恰好在北京工作。中國政府採取了迅速而有效的應對,但病毒的傳播速度還是超出了人們的想像。 我們應當採取哪種防控模式來遏制病毒的傳播?這是擺在所有人面前的問題。如果仍然存在許多確診、疑似或無症狀病例,我認為採取居家隔離是唯一的解決辦法,否則將很可能導致第二波疫情的暴發,更多的人會因此喪生。我們必須遵循“生命高於一切”的原則,我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查明感染者並確保對其進行治療。恢復正常的社會和經濟生活的前提,一定是要保證我們每個人的親人、朋友或者同事們的生命安全,否則,沒人會從中真正受益。對於那些疫情級別比較低的城市,則有必要在做好防護措施,比如佩戴口罩的前提下,逐步復工復産。在有效的疫苗和藥品問世之前,必要的防護仍應繼續。

  疫情給我們帶來的另一個問題是,因恐懼心理而産生的人與人之間的彼此孤立,甚至長時間呆在家中不願出門。這不僅會對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帶來挑戰,同時也會傷害到個體正常的社交心理需求。“你最近還好嗎,都在忙些什麼?”,”你做的那個採訪很棒!”,“你今天穿的可真漂亮。” 通過這些面對面的對話,我們在各自的工作環境中與他人建立交往,加深聯繫。對於人類來説,這些看似平常的社交活動就像空氣和水一樣,無色無味,卻不可或缺。無論是社會學教授,記者,麵包師還是工廠的工人,因疫情隔離帶來的社交恐懼等心理問題都值得關注。 

  因此,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中歐地區,我贊成逐步放寬和新冠病毒有關的防控措施。審慎樂觀,是我們應有的生活態度。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在人員密集的室內環境或者工作場所,我們必須堅持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做好個人防護。與此同時,積極樂觀的心態同樣會為我們與病毒的鬥爭帶來力量!每個人都應該保持微笑,即使笑容會被口罩所遮擋。每個人都應該充滿希望,就算只有一個眼神,也可以傳遞積極的力量。

  新冠病毒的到來,讓不懂中文的我無法繼續心無旁騖的工作和生活,不得不離開中國。面對未知,家人和朋友的陪伴成為支撐我們向前的最大動力。我相信,疫情終將過去,生活還要繼續。我期待著在不久的將來還能回到中國,在這片幅員遼闊的土地上開始我新的旅程。一年半的工作時光太過短暫,關於這個國家,還有太多未知值得我去探索和發現。 

  疫情過後,我們要重建的不僅僅是經濟,更是對於彼此的信任,我們要戰勝的不僅僅是病毒,更是對於未知的恐懼。戴不戴口罩很重要,帶沒帶微笑更重要。戴上口罩,帶上微笑 ,我相信,美好的未來,就在前方拐角處。

  作者:Radovan RYBÁK拉多萬·裏巴克 (自由撰稿人)

  翻譯:張攀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