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看甘肅“非遺”:傾心“絲路歌舞” 民間小調引鄉愁
來源:中國新聞網  |  2021-11-26 16:34:55

  中新網蘭州6月10日電 (閆姣 李亞龍 楊艷敏)來自盧旺達的雷歐坤來甘肅已有7年時間,熱愛攝影的他經常拍攝甘肅的風土人情,並將其“曬”到海外。甘肅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是他拍攝的其中一項重點內容,且他更傾心於絲綢之路節點城市的歌舞,認為“非常值得記錄。”

  6月10日至12日,由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舉辦的2021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甘肅省非遺宣傳展示系列活動在蘭州持續展開,包含“如意甘肅·多彩非遺”優秀非遺項目展演、“向建黨百年獻禮”全省非遺保護工作成果展、線上線下“非遺購物節”等。

  瑪曲龍頭琴彈唱、隴東道情、蒙古族呼麥、崆峒派武術……在甘肅非遺展演現場,雷歐坤時而隨著民間小調忘情搖擺,時而將鏡頭對準舞臺上的非遺傳承人,和拍手叫好的台下觀眾。他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説,他現在是一名蘭州交通大學的留學生,非常喜歡甘肅歌舞類的非遺,也期待通過學校的活動接觸到更多精彩紛呈的甘肅文化。

  甘肅是非遺資源大省,有花兒、環縣道情皮影戲、格薩(斯)爾3個世界級非遺,秦腔、隴劇、高山戲等83項國家級非遺,崆峒派武術、東山轉燈、民勤駱駝客等493項省級非遺,以及68名國家級、617名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近年來,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深入挖掘和合理利用非遺資源,建成完整的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名錄體系,廣泛開展非遺進校園、非遺進景區、非遺購物節等活動,讓蘊藏在隴原大地上的2.7萬餘條非遺線索(項目)從“活起來”變為“火起來”。

  現年24歲的尤塞夫來自也門,是一名留學生,也是擁有8萬粉絲的視頻博主。他説,已經去過了甘肅很多地方,了解了各種各樣的非遺,並錄製短視頻發在YouTube等軟體上,經常引發海外網友熱議,“有很多海外的網友評論,喜歡甘肅文化和非遺,他們也特別想來實地體驗。”

  來自土庫曼斯坦的留學生馬睿,對甘肅蒙古族表演的非遺《呼麥》印象最為深刻,令她想起了家鄉小調,引發了鄉愁,“希望在甘肅期間,能領略不同的非遺文化。”(完)

編輯:吳宇婷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