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新春走基層|李松:紮根“孤島”守初心
2021-02-02 12:25:11來源:河北新聞網編輯:趙宇靜

視頻攝製:河北日報記者王育民 通訊員馬超

  紮根“孤島”守初心

  ——記冀東油田南堡作業區採油二區採油二隊隊長李松

  海風習習,浪濤拍岸。1月29日,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在“孤島”時,李松已經穿戴好了工裝和安全帽,開始第一輪的巡島。

  這座“孤島”位於河北省唐山市南堡鄉西南約11.3公里的大海中,是冀東油田南堡作業區的2號人工島,也是採油二區所在地。

  36歲的李松是該採油區採油二隊隊長,他已在這片海域駐紮了12年。和“孤島”為伴,與風浪抗爭,李松説,自己堅守的不僅是一個“維護生産安全、保護海域環境”的工作崗位,更是一份“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初心。

  12載堅守“孤島”

  環島走了一圈,李松把各處設備巡查完畢。

  看著測風儀,李松高興地哼起了小曲兒,“今天4級風,終於可以回家了。”

  由於疫情影響,原本“上七休七”的輪換制度,變成了“上十休十”。就在此前,由於大霧、大風接連不斷,通勤船斷航,李松已連續在島上駐守了近20天。

  巡查和維護設備,保障安全生産,是李松及4名隊員的主要工作。隔海相望的1-29導管架也是巡查的重點。1-29導管架,由縱橫交錯的各種管柱構成,以打入海底的樁柱為支撐,是海上採油平臺的重要支撐系統。“導管架已經停産,但仍要保護它不被腐蝕破壞,防止原油泄漏污染海水。”李松還擔負著保護海洋環境的重任。

  在“孤島”上駐守12年,李松他們一直負責採油設備的維護管理。12年來,海風吹糙了他的皮膚,孤獨也讓他變得不善言談。

  “之前我們兩個人在平臺上連續駐守20天,也就第一天相互説説話,剩下的除了工作就是沉默了。”李松説,很多熟悉的人都説他變得越來越不愛説話了,一來確實沒有説話的對象,二來自己是共産黨員,不想給人留下“叫苦叫累”的印象,“現在我見了人就笑一笑,既是打個招呼,也是表達一種樂觀的情緒。”

  大海是“朋友”也是“敵人”

  工作之餘,李松總愛在島上散散步。海水拍岸、鷗鷺嗡鳴,仿佛在和他談心。

  在他看來,大海就是他的“朋友”。可如果遇到狂風、寒潮等惡劣天氣,這個“朋友”則又變成了必須戰勝的“敵人”。

  “受較強冷空氣影響,最低氣溫將降至零下23攝氏度至零下20攝氏度……”1月5日,唐山發佈的寒潮藍色預警,讓李松一下子警惕起來。

  大風大浪和電閃雷鳴無所謂,但溫度急劇下降,造成海面結冰,對導管架可能産生破壞。

  那幾天,李松幾乎不敢沉睡,時不時地跑到岸邊觀察海冰情況。

  “快走,海上結冰了。”1月8日一早,李鬆緊急召集隊員,乘船衝向1-29導管架。

  剛駛離碼頭,一片較厚的冰層擋住了去路。貿然前行可能會造成船體破損。憑藉多年的經驗,李松決定申請破冰船開路。原本半個小時的航程,這次卻花費了3個多小時。

  當看到導管架周邊厚厚的浮冰時,李松心裏一緊:“若不及時處理,隨潮水而來的冰層還會不斷堆積,嚴重時甚至會造成傾覆。”

  讓破冰船對導管架四週進行破冰作業!

  最終,在李松的指揮下,險情解除了。

新春走基層|李松:紮根“孤島”守初心

1月29日,在冀東油田南堡作業區1-29導管架上,李松對設備進行日常巡查。通訊員馬超攝

  日夜堅守練成多面手

  人員少、事務多,每個人都成了多面手。

  李松不僅是採油隊隊長,還是安全管理員、電工、維修工,擔負著油井生産管理、安全管理、設備管理、應急管理等工作。

  大學時,李松學的是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勘探專業,可經過12年的摸爬滾打,如今他已熟悉掌握海上採油平臺各項設備設施及各大系統的運行模式。

  “李隊,快來看看,重點油井停了一口。”1月26日22時,正在休息的李松接到報警。他一邊披工作服往外跑,一邊指揮隊員認真查找問題根源。

  這次停産的是一口高産油井,産量佔整個島的二十分之一。

  來到現場發現,是控制櫃沒電了。經過仔細摸排,李松最終發現故障原因是電流負荷過大,造成了電器元件燒損。

  換上新的配件,生産恢復了。

  除了保障生産,李松還是一名“島管家”。植垂柳、種瓜果、採蔬菜、運物資,島上的生活如今也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