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習近平總書記的三張照片
2021-04-17 16:08:04來源:人民日報編輯:任麗君

  原標題:“我們現在都是在一些具有歷史意義的時間節點上”(微觀察·習近平總書記的三張照片)

  一季度經濟運行數據出爐。

  輿論聲裏有驚嘆,“強勁復蘇的中國,逆勢而上銳不可當”;也有追問,從“中國為什麼能”探尋行穩致遠的答案。

  熙來攘往的萬千視角,拼疊了極不平凡而波瀾壯闊的中國圖景。去年秋天,習近平總書記在一次會議上有感而發:“我們現在都是在一些具有歷史意義的時間節點上。”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大勢浩浩蕩蕩。一件件事正在驗證,我們正在經歷。

  “危”“機”疊加,“時”“勢”變遷。新的歷史方位上,“回答好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實現發展這個重大問題”,攸關民族前途命運。

  中流擊水,驚濤駭浪仍從容。循著習近平總書記足跡,摘選過往的三張照片,可見微知著。

  第一張照片,拍攝于一年前,總書記在浙江省安吉縣余村調研。10多年前,總書記在那裏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習近平總書記的三張照片

  此行,正是疫情防控關鍵期,為何將生態置於如此重要的位置?

  深意不只在山水。就在浙江之行前幾日,黨中央召開會議,明確要求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加快恢復生産生活秩序”。生態意義,亦是經濟社會意義,指向的是綠色發展之路。

  “只有把綠色發展的底色鋪好,才會有今後發展的高歌猛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濟下行壓力下,更要穩住陣腳,不能重走簡單以GDP增長率論英雄的老路,不能饑不擇食、慌不擇路,撿到筐裏都是菜。

  去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一季度GDP頗受關注,那是有季度統計數據以來首次負增長。如何加速度爬坡過坎,腳下有捷徑也有坦途。中國著眼長遠。習近平總書記在之後“下團組”時對發展導向一錘定音:

  “著眼點著力點不能放在GDP增速上”;“我們實事求是,沒有提出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如果我們硬性定一個,那著眼點就會變成強刺激、抓增長率了,這樣不符合我們經濟社會發展的宗旨”。

  到了今年全國兩會,總書記再次談及這一話題:“我們定今年經濟增速預期目標時留有餘地,這樣可以把更多精力用到高品質發展上。”

  打勝仗,首先要有正確戰略策略。回望那段風雲激蕩,發展理念的先導性至關重要。文件、會議、調研,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在思考、在判斷、在謀劃。赴各地考察調研,他牽掛中國怎麼走,更在把脈、指引每個地方、每個區域在新形勢下的方位和著力點,如何在一盤棋的大局下取捨、優化。

  飽含“綠色含金量”的高品質發展,從經濟領域延伸到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隨疫情防控形勢好轉日漸明朗。

  去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審時度勢作出戰略判斷,首次提出新發展格局;到了秋天召開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新發展格局定調為未來5年乃至15年的路徑選擇,成為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

  善治國者,善於謀勢,決勝千里之外。

  第二張照片,拍攝于去年3月6日,北京人民大會堂。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

習近平總書記的三張照片

  向前追溯,這一年2月下旬,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召開。疫情,關乎生命;經濟,關係生計。習近平總書記面對17萬名各級領導幹部,深刻闡述“統籌推進”的謀棋佈子。越是千頭萬緒,越要善用“十個指頭彈鋼琴”。

  去年秋天,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披露一個細節,“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在3月成立文件起草組。習近平總書記擔任組長,並在文件起草組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提出38個重大問題。

  以上三件事,都發生在去年二三月。風和日麗的今天,那些驚心動魄已漸行漸遠,卻鐫刻史冊留下了不會磨滅的印記。關係復興大業的一樁樁、一件件,集中力量辦大事、辦難事、辦急事,為中國發展贏得了歷史主動。任憑風浪起,任何困難不能阻擋民族復興的腳步。

  到了四五月份、六七月份,疫情形勢逐漸好轉。復工復産、復商復市,一些人對疫情防控稍有鬆懈的時候,習近平總書記一再敲響警鐘。“針尖大的窟窿能漏過斗大的風”;“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慎終如始,越要再接再厲,善作善成。”而今端詳2021年一季度數據,正是得益於彼時的居安思危,沒有出現大面積的疫情反復,才有了今天的局面。

  如履薄冰的謹慎、見葉知秋的敏銳,在治理如此大一個國家的過程中,貫穿始終。2018年1月,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列舉了8個方面16個具體風險,“其中就提到如果發生非典那樣的重大傳染性疾病,我們怎麼辦?”“十四五”規劃綱要設置專章對統籌發展和安全作出戰略部署,也是總書記親自謀劃和敲定的。

  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的總體國家安全觀,其中包括糧食安全。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國糧食,中國飯碗”;“糧食安全一定要警鐘長鳴,不能輕言糧食已經過關了。”這份未雨綢繆,在突如其來的疫情下見到了成效。總書記評價説,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如此嚴重,但我國社會始終保持穩定,糧食和重要農副産品穩定供給功不可沒。

  驚濤駭浪前,風疾雨驟中,滄海橫流時,更見磐石之穩。習近平總書記的叮囑飽含深意:“我們要充分估計困難,更要堅定信心,百折不撓”。

  第三張照片,是習近平總書記去年全國兩會期間,到湖北代表團參加審議。“我提出,湖北代表團一定得來一下。”

習近平總書記的三張照片

  兩個月前赴武漢的場景歷歷在目,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地按下“暫停鍵”。從雨雪紛飛到春暖花開再到蟬鳴螢飛,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關注著那裏的點點滴滴,在去年秋冬的一次會議上,總書記講起新聞裏看到武漢街頭,語氣透著欣喜。重現人煙浩穰的繁華,那是偌大的中國對“熱幹面”共同的期盼。

  時間見證前行,見證一場場硬仗,是如何從艱苦卓絕的堅守、從慷慨悲壯的鬥爭,走向一個個勝利的。回眸那些日子,萬千風險、可歌可泣、氣貫長虹……“這不是一時之運,有我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中國有理由自信。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到“三個率先”。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復工復産,率先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這每一件事情,包括正在做的事情,放眼全球幾乎沒有可以借鑒的經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重大的歷史進步都是在一些重大的災難之後。疫情防控期間,總書記已經在考量加快補齊治理體系的短板弱項。到武漢的社區,謀劃著如何夯實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基層基礎;在北京的醫院,調研疫情防控的同時也醞釀著下一步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解題之路。

  14億人口,經濟總量超過百萬億元,“逆風逆水”的大環境下中國怎麼走,世界在矚目。

  一季度經濟運行數據公佈的這一天,工廠機器仍在轟鳴,校園課堂依然是書聲琅琅,科技創新並未止步。凡是過往,皆為序章。一季度90個日夜晨昏,只是2021年的開局,是“十四五”開局,從一定意義上來看,它也是新發展階段更長坐標軸的開端,是“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新的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歷史會記住這段時光。習近平總書記説,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

  習近平總書記首提“國之大者”,是在去年4月,在“碧嶂插遙天”的秦嶺深處。此後,總書記多次語重心長囑咐:“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心懷‘國之大者’,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匠心獨運丹青手,萬里山河起宏圖。

  (撰文:人民日報記者 杜尚澤,攝影:新華社 鞠鵬、李學仁、燕雁)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