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走進鄉村看小康】發展特色産業 助力農民增收
2021-07-25 20:19:4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網編輯:楊玉國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立足本地資源,發展特色産業。今天(7月25日)的《走進鄉村看小康》我們一起去看看各地如何通過發展特色農業、鄉村旅遊、庭院經濟等産業,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

  天山深處,峽谷當中,一灣清澈冷涼的寬闊水面,這裡是新疆伊犁尼勒克縣克什喀拉蘇村的三文魚養殖基地。

  烏斯班是克什喀拉蘇村的村民,現在已經是基地的一名合格的技術工。他告訴我們,克什喀拉蘇村曾是當地有名的乾旱村,山上的16000多畝耕地都是旱田,産量不高。2014年,當地政府利用冷水資源,在這裡建起了新疆最大的三文魚養殖基地。當地政府、企業和貧困群眾成立了合作社,養起了三文魚。

  收網、起網、分撿、裝箱,大家嫺熟的動作就好像把牧歸的羊群趕進羊圈。

  冷水魚養出了富民的“熱産業”。如今,克什喀拉蘇村有40多人在養殖基地工作,村民們都搬進了新居,一些曾經的牧民還依託三文魚産業開起了漁家樂。

  特色鮮明的致富産業為鄉村振興注入蓬勃動力。福建三明長興村依託丹霞地貌,發展石斛産業;安徽蕪湖雙橋村發展蓮花産業,打造特色蓮花小鎮;內蒙古鄂爾多斯哈沙圖村依託田園綜合體,搞起了鄉村遊;黑龍江牡丹江上官地村發展農業生態遊,村民通過自家的庭院就能夠增加收入。

  通過旅遊帶領村民致富的還有江蘇昆山的六如墩村、河北河間的豐爾莊村。2014年,豐爾莊村依託村裏的土地優勢發展休閒農業。村裏通過合作社流轉土地,先後建起了農場和莊園,搞起了特色種養殖,馬鞭草、格桑花、向日葵等50多種觀賞和經濟作物一年四季可觀賞、能遊玩。如今,豐爾莊村每年接待遊客超過20萬人次,僅旅遊一項就能創收2000多萬元。

  陜西榆林岔河則鄉在毛烏素沙地上發展起高效農業,種植苜蓿不僅防風固沙,還帶動起當地的牛羊養殖;遼寧盤錦大洼區依託濱海濕地的蘆葦發展特色産業、新型板材、葦編工藝,大家的日子越來越好。

  這幾天,山西長治西漢村的番茄豐收了。當地以沼氣為中心發展綠色循環農業,生産的果蔬暢銷十里八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