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不滅的記憶 歷史的迴響——寫在九一八事變爆發90週年之際
2021-09-18 13:15:05來源:新華網編輯:殷亮

  新華社瀋陽9月18日電  題:不滅的記憶 歷史的迴響——寫在九一八事變爆發90週年之際

  新華社記者曹智、徐揚、汪偉

  2021年9月18日,瀋陽。

  尖厲的防空警報聲劃破天際,沉悶而有力的鐘聲敲擊著這座古城的記憶——

  勿忘九一八!

  9月18日在遼寧省瀋陽市“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殘歷碑廣場拍攝的勿忘“九一八”撞鐘鳴警儀式現場。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90年前,山河變色,國土淪喪,中華民族的苦難時刻刻骨銘心。

  90年後,安不忘危,治不忘亂,中華民族的復興腳步不可阻擋。

  警報為歷史而鳴,鐘聲為和平而響。這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拒絕遺忘、銘記苦難的錚錚誓言,也是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鄭重宣言。

  9月18日拍攝的遼寧省瀋陽市“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的殘歷碑。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有一種苦難永世不忘——“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廣場上彈孔纍纍的臺曆石碑將時間永遠定格在1931年9月18日。距此不足3公里,就是九一八事變爆發地——北大營。

  歷史忠實地記錄著——

  1931年9月18日22時20分許,日軍自行炸毀瀋陽北郊柳條湖附近南滿鐵路的一段路軌,反誣中國軍隊所為,遂以此為藉口,炮轟北大營,進攻瀋陽城,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由此爆發。

  驚天巨變,國難降臨。當時的國民政府竟嚴令“不抵抗”,七八百人的日軍打得北大營7000多名官兵丟盔棄甲,幾個小時就佔領了北大營、一夜之間就佔領了瀋陽城。

  “我們突然被一聲爆炸聲驚醒,隨後日本人就打來了。”東北軍獨立第七旅士兵陳廣忠生前無數次講起這段往事,有時喝了酒,就忍不住流淚,“我們眼睜睜地看著平時一個鍋裏吃飯的兄弟,被日本人追著打,用刺刀捅,滿地都是血,上級還讓我們不得還擊……”

  落後就要挨打,不抵抗會被痛打。日軍長驅直入,不到半年光景,遠大於日本本土的東北淪喪殆盡。

  在東北抗日義勇軍紀念館拍攝的孫銘武、孫耀祖創作的《血盟救國軍軍歌》歌詞(7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 蔡湘鑫 攝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裏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亡國奴的悲慘遭遇,喊出了東北人民抗日救國的強烈心聲。

  誰來擔當民族大義?誰來挽狂瀾于既倒?歷史給出了清晰的回答——

  1931年9月19日,《中共滿洲省委為日本帝國主義武裝佔領滿洲宣言》就鋪滿了瀋陽的大街小巷,號召人們起來抗日。

  9月20日,中共中央發表《為日本帝國主義強暴佔領東三省事件宣言》,響亮地提出:“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強佔東三省!”

  楊靖宇、趙尚志、周保中……中國共産黨接連派出大批骨幹奔赴東北抗戰一線。從此,白山黑水間,抗日武裝有了“主心骨”,山林密營中,築起了一道道抗日長城。

  “中國共産黨從一開始就戰鬥在抗日戰爭最前線,支撐起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遼寧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潔説。

  有一種精神歷久彌新——“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在東北抗日義勇軍紀念館拍攝的《義勇軍誓詞歌》歌詞(7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 蔡湘鑫 攝

  北京,中國共産黨歷史展覽館,參觀者絡繹不絕。其中林海雪原的展陳吸引著人們目光。

  “火烤胸前暖,風吹背後寒”——這正是東北抗聯孤懸敵後艱苦鬥爭的生動景象。

  從東北抗聯到八百壯士,中國人以錚錚鐵骨戰強敵、以血肉之軀築長城、以前仆後繼赴國難,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雄壯史詩,鍛造出偉大的抗戰精神。

  在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拍攝的“靖宇馬刀”(7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 蔡湘鑫 攝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義勇軍誓詞歌》《血盟救國軍軍歌》《遼寧民眾自衛軍歌》……經過專家學者的挖掘整理,當年義勇軍將士們的一支支戰歌,今天的人們得以重新聆聽。

  “這些戰歌雖然旋律各異,詞作不同,但都發出了中華民族共同的聲音:起來!”中共遼寧省委黨校教授王建學説。

  其中,《血盟救國軍軍歌》的創作者孫銘武三兄弟,率先拉起隊伍,成為遼東地區最早崛起的一支抗日勁旅。

  為此,敵人把孫家30多口人作為“反滿抗屬”追捕,房屋地産全部沒收。孫銘武毫無所動:“國破家亡,有産何用。”1932年,孫銘武壯烈犧牲。

  ——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鬥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寧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

  這是作為母親的趙一曼留給孩子的最後念想。在敵人面前堅貞不屈的她,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流露出母親特有的柔軟。那一年,她只有31歲,兒子7歲。

  位於黑龍江省木蘭縣的雞冠山東北抗聯密營群(2020年7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赫垚 攝

  在這場正義與邪惡的大決戰中,中國軍民付出了3500多萬人傷亡的巨大代價。楊靖宇殉國時35歲,趙尚志犧牲時34歲,陳翰章犧牲時只有27歲……正是他們,挺起了中華民族的脊梁!

  ——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上海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鮮花不斷,留言常新——這就是電影《八佰》故事發生的地方。

  1937年淞滬會戰中,八百壯士孤軍奮戰四個晝夜,抵擋住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讓日軍看到了中國軍人的血性與勇氣。

  “人人抱著為國戰死之決心,衝鋒時不是剪斷鐵絲網,而是撲在鐵絲網上,以讓後來的踏在先衝上來的戰友身上越入敵陣……”參加淞滬會戰的老兵陳凱榮的回憶令人淚目。

  一寸山河一寸血。在四行倉庫前的留言中,有人這樣寫道:你們與青山同在,你們與大地永存!

  ——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中國會亡嗎?答覆:不會亡,最後勝利是中國的。中國能夠速勝嗎?答覆:不能速勝,抗日戰爭是持久戰。”

  1938年的延安窯洞裏,毛澤東以樸素但激動人心的語言,撥開“亡國論”“速勝論”的迷霧,洞見了勝利的未來。

  始終昂揚向上,抱定必勝信念,這就是抗戰時的中國共産黨。

  美國記者斯諾來到延安,為中國共産黨人“不可征服的那種精神,那種力量,那種慾望,那種熱情”所打動,認為“這些是人類歷史本身的豐富而燦爛的精華”。

  瀋陽市民郝松青在展示自己“9月18日鳴響警報的建議”獲得當年人民建議特等獎證書(2005年9月13日攝)。新華社發

  有一種啟迪昭示未來——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

  走進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12個紅色大字引人注目: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

  這是歷史的鐵律,這是不變的真理。

  正義不會缺席——

  瀋陽市皇姑區黑龍江街77號,一幢中式小樓古樸莊重。1956年,最高人民法院特別軍事法庭在這裡開庭,對包括日軍中將師團長鈴木啟久等36名戰犯進行審判。

  “面對如山鐵證,他們全部認罪伏法。”瀋陽審判日本戰犯法庭舊址陳列館副主任宋苗説,這是二戰戰犯審判史上絕無僅有的。

  古城瀋陽,經歷了屈辱的開始,也見證了勝利的輝煌。“這是歷史的必然。”王建學説,人類正義不可戰勝。

  好戰必亡,忘戰必危——

  每到九一八,瀋陽全城都會拉響防空警報。鮮為人知的是,這源自一位老工人的建議。

  瀋陽膠帶總廠退休老工人郝松青説:“當亡國奴的經歷一輩子也忘不了。那時候中國人每天都得面朝東給日本天皇行禮,現在好了傷疤不能忘了疼。”

  1995年,郝松青給人民建議徵集辦寫了一封信,建議用警報的方式,提醒人們九一八是個恥辱不能忘記的日子。中共瀋陽市委很快批復了這封信,並於當年組織了九一八事變以來第一次鳴警活動。

  20多年來,這項活動從白山黑水擴展到大江南北,已成為銘記歷史、拒絕遺忘的一項記憶工程。

  “勿忘九一八,就是要居安思危,警鐘長鳴。”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館長范麗紅説,對於發動戰爭的加害方來説,更要反思歷史,牢記好戰必亡的歷史教訓。

  人民萬歲——

  在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一柄長約1米的馬刀放置在醒目位置——這是楊靖宇將軍用過的戰刀。

  1935年夏,楊靖宇來到遼東外三堡地區,住進了居民蔣國恩家中。日偽軍抓住蔣國恩,對他嚴刑拷打,蔣國恩沒吐一個字。後來,楊靖宇將這把刀送給蔣國恩作為紀念。

  “抗聯打鬼子為了老百姓,老百姓為了抗聯命也能豁得出去。”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研究部主任周浩説,這把刀就是最好的見證。

  “母親叫兒打東洋,妻子送郎上戰場”,這是人民戰爭的真實寫照,也是抗戰勝利的根本所在。

  以史為鑒,面向未來。今日之中國,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踏上了新的偉大征程。居安仍要思危,盛世更需警鐘——這是14億多中國人民的共同心聲。(參與記者:趙洪南、鄒明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