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經開區打造産業聚集新引擎
來源:天水日報  |  2022-02-22 18:12:01

  市第八次黨代會提出,全力提升工業園區承載力,加快推進國家級天水經濟技術開發區“擴區增容”,高標準建設三陽高新技術産業園、冀城産業園,推動形成“一區多園”發展新格局。天水經開區作為“工業強市”戰略的主陣地和排頭兵,將充分發揮國家級“金字招牌”和産業聚集的獨特優勢,以項目建設為支撐,以擴區增容為抓手,以要素保障為依託,在帶動引領全市經濟高品質發展中求突破。

  2月16日,天水經濟技術開發區三陽高新技術産業園建設現場,平整後的川道上機聲隆隆,一輛輛挖掘機和渣土車來回穿梭,一派忙碌的施工景象。

  該産業園計劃總投資約104億元,其中包括徵地40億元、拆遷42億元、基礎設施建設22億元。規劃面積15.8平方公里,計劃三年建成。

  隨著我市“工業強市”戰略的實施,經市委、市政府科學研判、充分論證,決定實施經開區擴區增容建設三陽高新技術産業園,打通制約我市實體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産業園産業定位以戰略性新興産業和高新技術産業為主,重點發展微電子産業(半導體)、新能源新材料、電工電氣、醫藥食品、天水傳統工業基礎上的高端裝備製造業及現代服務業。發展目標是把産業園建設成為我市項目建設的集聚區、産城融合的示範區、産教結合的創新區、高新技術的孵化區和轉型發展的引擎區。預計到“十四五”末,産業園總産值達到300億元以上。

  “去年6月份啟動産業園建設工作,通過各種渠道籌集資金,力爭三年內完成工業區基礎設施及其他配套設施建設工作。”天水興陽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法人馮振威説,目前,已完成土地徵收990.66畝,第一批完成土地報批523畝,第二批次625畝土地正在報批中。完成三陽高新技術産業園15.8平方公里數字化地形圖測繪及三維建模工作;完成二號市政道路、葫蘆河二號大橋、葫蘆河堤防工程施工圖設計工作,正在辦理前期手續,即將開工建設。河道生態綜合治理及地下水涵養、北山生態修復及蓄水和給排水管網鋪設及地表水循環利用3個項目已列入海綿城市建設項目,已完成方案設計,啟動了苗木儲備,正進行土地整理。

  天水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胡亞軍告訴記者,按照市第八次黨代會提出的要求,天水經開區將産業園建設作為“十四五”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人力、財力加快實施市政道路、橋梁、堤防等項目建設進度的同時,經開區將堅持“發揮優勢”和“延鏈補鏈”相結合、“海外引鳳”與“國內承接”相結合,打好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兩張“王牌”。預計到“十四五”末,經開區實現綜合營業收入達到500億元,工業總産值達到300億元,形成以電子信息、新材料為主導的兩大百億級産業集群,以電工電器、高端裝備製造業為主導的兩大50億級産業集群。

  記者手記:經開區是全市工業經濟的主戰場和對外開放的主陣地。在推進“工業強市”戰略的大背景下,我市聚集“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大力實施“強工業、強科技、強縣域”行動,以龍頭企業、鏈主企業為基點,抓實項目、精準招商,加大主導産業相關配套企業引入力度,著力建鏈補鏈固鏈強鏈,推動天水經濟高品質發展。

  三陽高新技術産業園作為我市産業發展的主陣地,在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的同時,堅定不移推進工業強市、産業興市戰略,讓園區成為配套齊全的發展板塊、外來投資的首選之地,全力推動要素向園區集聚、項目向園區集中、産業向園區集群,積極承接新興産業梯次轉移,打造高新技術的孵化區,培育壯大産業集群,為天水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源頭活水”。(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 張文都)

編輯:吳宇婷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