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動態清零”這事上西方媒體終沒逃過真香定律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2-02-25 09:58:32

  北京冬奧會閉幕已有幾天了,而來自各國各方對這屆盛會的讚揚聲依然不絕於耳,在眾多的讚揚聲中,有少數讓我們中國人還是感到有點意外的,因為這少數的讚揚聲來自西方的著名媒體,而此前,這些媒體對中國實施的“動態清零”抗疫政策以及北京奧運會所採取的“閉環管理”模式是持批評態度的。如今,他們態度突變,提出希望其他國家借鑒中國“動態清零”的做法。

  《華爾街日報》和彭博社近日就分別刊發題為《中國“動態清零”政策對其他國家有何借鑒意義?》和《為什麼世界需要中國的“動態清零”政策》的文章,在肯定中國抗疫政策的同時,還指出了這一政策對世界的意義,並希望別的國家能抄抄中國的作業。

  《華爾街日報》稱中國的“動態清零”政策實現了很多國家兩年前就想實現的目標:低死亡率與經濟干擾最小化。

  彭博社表示,中國的“動態清零”政策確保了從蘋果手機到特斯拉汽車零件以及其他中國製造的貨物源源不斷運輸到世界各地。如果人們想繼續購買來自中國的産品且不用承受飆高的物價,就應該支持中國繼續堅持“動態清零”。

  其實,西方媒體此前對中國抗疫作法的批評主要是源於政治偏見,毫無客觀性和專業性可言,這一點已為越來越多的人看清。同時,在疫情肆虐全球的艱難環境下,中國對世界作出的貢獻也為越來越多的人所了解。2020年,中國成為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去年GDP更是大漲8.1%,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出口在這兩年還連續創下新紀錄。正如彭博社記者所説“如果不是中國有效的政策令物資源源不斷地輸出,美國進口産品的物價可能比現在漲得還要快,物資短缺也會更為嚴重。”

  北京冬奧會的舉辦,使各國運動員及眾多外國記者親身體驗了中國防疫政策的精準和中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抗疫政策的精髓,然後又通過他們的傳播,讓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到了上述內容。《華爾街日報》就在文章裏提到,中國政府對“動態清零”政策做了調整,以減少對民眾日常生活的干擾。在更有針對性的“動態清零”政策下,限制措施通常只涉及城市中的一個轄區、一個社區或是一棟樓。

  不過,《華爾街日報》也坦言,西方人很難心平氣和地看待中國的抗疫政策,而這種態度容易使人忽視中國“動態清零”政策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其他國家、包括那些所謂“民主國家”能夠從中借鑒些什麼。

  那些所謂“民主國家”能夠從中借鑒些什麼呢?其實前兩年很多中國網友就曾經很為那些西方國家著急過,説他們“抄作業都不會”。經過了這兩年的觀察、思考和對比,很多人已經明白,咱們中國的“抗疫作業”,真不是誰想抄就能抄的。中國“動態清零”政策背後凸顯的是政府強大的組織能力和動員能力。前不久出現奧密克戎毒株病例的天津,在數小時之內就實現了對上千萬人的核酸採集。而據《華爾街日報》稱,美國各大城市在奧密克戎席捲之際,檢測工作不是被積壓就是無法進行。

  如果説檢測速度跟不上是組織能力問題,那醫學界權威雜誌《柳葉刀》發表的研究報告則更讓美西方政客扎心。

  《柳葉刀》在研究為什麼不同國家新冠感染率不同的時候發現,民眾越信任自己的政府,該國家在應對疫情時就更有效。在對政府信任缺失的國家裏,民眾服從政府要求的可能性更低。美國《大西洋月刊》也坦言,由於美國公共機構難以保障人民的生存權、發展權,“民眾對這個國家的信任度正在急劇下降”。

  所以西方國家反疫苗、反口罩遊行頻發,並不完全是因為這屆民眾不好帶,它同時也反映出民眾對政府信任的缺失。

編輯:劉沐晨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