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美”背後的故事 甘肅青年作家創作20萬字著作對話經典舞劇
來源:中國日報網  |  2022-03-14 16:43:08

  自費幾十萬元收藏1700余件中國經典舞劇《絲路花雨》相關珍貴資料,同時遍訪該劇相關親歷者、接力者、傳承者和已故開拓者的子女,歷經十載,著作終成。記者了解到,甘肅省蘭州市青年作家陳曉斌撰寫完成的《絲路花雨·誕生》紀實文學專著已于近日出版。

書寫“美”背後的故事 甘肅青年作家創作20萬字著作對話經典舞劇

  舞劇《絲路花雨》以敦煌壁畫和絲綢之路為素材,通過復活敦煌壁畫的舞蹈,用舞蹈語言講述了盛唐時期波斯商人“伊努斯”與中國畫工“神筆張”父女生死相助、患難與共的故事。

  該劇由甘肅省歌舞劇院創作演出,誕生於1979年5月23日,被稱為“改革開放的報春鳥”。《絲路花雨》首演至今,已出訪40多個國家和地區,演出2887場,觀眾超過400萬人次,創中國舞劇之最。

  “我只是一個文學和藝術的愛好者,缺乏專業的舞蹈藝術素養,對《絲路花雨》的理解和體會還很膚淺。但她實在太美了,她吸引著我窺探美的殿堂,讓我聆聽到交響絲路的天籟之音。”談及創作初衷,陳曉斌説到,正是這部舞劇所展現出來的美,深深地吸引著他去探索舞劇創作背後的故事。

書寫“美”背後的故事 甘肅青年作家創作20萬字著作對話經典舞劇

  陳曉斌談到,《絲路花雨》創作至今已過40餘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早已成為民族經典舞劇、甘肅的名片,值得研究和發揚的地方有很多。並且他認為,在當今時代,舞劇的傳播量是遠遠不夠的,用多樣的途徑讓傳播它、推廣這部舞劇很有必要。

  再加之當初創作該劇的藝術家們,如今許多已退休、患病甚至去世。搶救發掘、記錄他們的創作的過程、演出的故事、堅守的信念迫在眉睫。這些因素都讓陳曉斌感到責任重大,對完成這部作品有著強烈的緊迫感。

  由於不是舞劇誕生年代的親歷者,缺少現場經歷,陳曉斌這個舞蹈專業的“門外漢”在創作過程中面臨著諸多困難。為此,他廣泛收集整理各類已出版的關於舞劇的資料,認真消化吸收。並且,他反復觀看1982年電影版舞劇(由西安電影製片廠攝製),一點點領悟舞劇的魅力。同時,他與甘肅省歌舞劇團的老藝術家們取得聯繫,當面採訪、深度挖掘了解舞劇創作情況,完善書稿內容。

  在陳曉斌的工作室,有舞劇初創劇本、編導手稿、舞美設計原稿和初始錄音,意大利演出宣傳冊、日本公演手冊、泰國演出節目單、西安電影製片廠電影臺本、年曆卡、年畫、小人書、明信片、火柴盒等藏品,這些都被他視若珍寶。

  據了解,《絲路花雨:誕生》一書分為緣起、走過河西、遇見敦煌、敦煌新曲、復活壁畫、呼之欲出、飛天起舞、進京會師、天降花雨、走向世界、敦煌舞蹈、花雨繽紛,共12章約20萬字。

  陳曉斌介紹到,這本書是目前為止唯一全面反映《絲路花雨》舞劇創作全過程的專著。

編輯:吳宇婷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