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障供應鏈穩定、確保重點企業生産不停,海關、機場等組成專班保障原材料航班順暢進出,最晚一次專班人員工作到淩晨4點。”近日,海程邦達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負責人姚張寧在微信朋友圈為合肥海關點讚。
近期,由於疫情管控,我省企業進出口貨物在外地口岸出現滯留,無法正常清關。在走訪中了解企業情況後,合肥新橋機場海關發揮口岸優勢,引導重點企業在合肥空港口岸直航進口,降低異地口岸清關時間不固定對企業生産的影響。同時,結合空運貨物時效要求高、商品複雜等特點,設立“保生産穩外貿進出口通關專用窗口”,建立7×24小時預約通關機制,提前對企業進口的各類設備原材料開展歸類、價格認定和單證預審核,進一步壓縮整體通關時間。
據悉,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好全省“一改兩為”大會精神,合肥海關以“暢聯企業、暢通口岸、暢優服務”為主題,于2月下旬在關區啟動“訪百企、解難題”“合暢2022”專項活動。
“活動開展以來,我們通過入企調研、開門接訪等形式,暢通問題反映渠道,摸準、查實企業進出口通關運行過程中的‘急、難、愁、盼’問題。截至3月底,開展入企調研242家,開門接訪企業69家。”合肥海關關長辛建民介紹,對於調研、接訪中企業提出的問題,可以當場解決的立即解決,不能當場解決的問題,要求3個工作日內提出解決方案並向企業反饋;涉及多個職能部門的,指定部門牽頭協調解決,確保企業問題“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截至3月底,調研、接訪當場解決問題251個。
4月22日,滁州惠科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一批價值297.7萬元的液晶面板,通過海關快速驗放後,順利出口至歐洲。“液晶面板製造設備價值高,進口的很多設備都需要在無塵環境和恒溫恒濕的環境下才能拆箱。滁州海關了解企業需求後,將我們納入‘特殊貨物檢查一體化’第一批試點。”該公司進出口業務負責人劉曉虎説,“出口通關、減免稅辦理過程中,海關也給予我們很大幫助。一季度已為我們出具設備和原材料徵免稅確認通知書840份。”
“零距離”對話、“更靠前”服務,合肥海關一直在行動。“針對企業關心的RCEP原産地、海關監管、主動披露、通關便利化舉措等製作政策清單,發放政策宣傳資料643份,幫助企業熟悉和運用新政策,盡享政策紅利。同時,完善企業問題直報機制,與省內67家企業建立常態聯繫包保服務,對照和借鑒滬蘇浙等地營商環境標杆城市做法,通過網絡平臺指尖對話、12360服務熱線電話直通等方式‘暢聯企業’。”辛建民表示,將鍥而不捨優環境,持續提升安徽跨境貿易便利化水準,圍繞監管制度改革創新、通關效率、RCEP原産地、新業態業務等方面推出支持舉措;堅持改革創新,積極推出具有我省特色的新舉措、新做法,營造一流口岸營商環境,更大激發外貿市場主體活力和發展的內生動力。(安徽日報 記者 何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