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宿松縣九姑鄉緊緊圍繞“産業興旺、環境提升、鄉風文明、打造品牌”目標,結合自身特色優勢,以“四推進”“四提升”為抓手,實現農業大轉型、大發展,奮力開創鄉村振興嶄新局面。
推進土地流轉,提升産業規模。針對部分土地零星分散、長期撂荒、青壯年勞動力轉移等現實情況,九姑鄉確定土地規模化集約經營的總體思路,做好産業提檔升級。以白馬村藍莓種植基地、紅薯生産基地、新安村大棚蔬菜種植基地、金絲黃菊種植基地、杜溪村油茶基地等為基礎,加快土地流轉進度,進一步優化、整合土地資源,形成全鄉合力,集中打造一批高品質産業基地,著力提升農業産業規模化。同時採取招商引資和當地大戶種植相結合,吸納散戶,解決了土地流轉過程中的實際問題。目前,九姑鄉土地流轉總面積已達4000余畝,既盤活了土地,又帶動了村民就業、增加了村民收入。
推進環境整治,提升鄉村顏值。該鄉始終把農村環境治理作為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重點圍繞環境整治、村莊規劃、河道治理、“廁所革命”、村容村貌等為主攻方向,確保達到鄉域內無垃圾堆放、無污水排流、無亂倒亂扔、無私搭亂建、無亂涂亂畫、無破損廣告牌匾、無過期宣傳標語、無殘垣斷壁的標準,並落實督查機制,開展季度評比;建設公共綠地,對鄉村主要道路兩旁、住宅之間進行綠化,實施廢舊宅基地整理,使佈局更趨合理;污水處理設施改造,村組道路擴面延伸,實施衛生潔化、環境美化、路燈亮化等,大力完善基礎設施及配套建設,營造環境優美、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切實提升人居環境品質。
推進鄉風建設,提升村民素質。依託濃厚的人文氣息、紮實的群眾文化基礎等優勢,最近,該鄉舉辦一系列活動,著力培育新型農民、穩妥推進移風易俗,把鄉風文明建設落到實處。通過墻繪壁報、宣傳欄、宣傳畫、大喇叭、村級文化廣場升級等多種形式,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推進文明新風;開展“美麗庭院示範戶”“宿松好人”“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婦”等評選表彰活動,教育引導群眾之間、鄰裡之間相互關愛,相互尊重,和睦相處;提倡崇尚節儉,厚養薄葬,破除迷信,摒棄陳規陋習,逐步實現移風易俗,形成健康向上的文明鄉風。
推進鄉土特色,提升農業品牌。九姑鄉依山傍水,擁有石料礦産、湖灘濕地、“田園宰相”石良和杜溪古橋等特色資源和景點,九姑鄉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樹立品牌意識,打造“九姑名片”。一是以宿復線、太下線兩條省縣道的綠美廊道建設為主線,將杜溪古橋和古驛道緊密聯通,抓好項目開發,為九姑健康持續發展注入新的生機活力。二是全力營造一個獨具九姑特色的農業發展總格局,擴大藍莓、金絲黃菊、蔬菜等種植面積,創建集觀光、休閒、採摘于一體的生態鄉;擴大紅薯種植面積,發展“粉絲”經濟,把九姑鄉從魚米之鄉轉型成為農業特色名鄉,大力培育品質優良、競爭力強的農産品品牌,以特色促進農業發展,以品牌帶動鄉村振興(通訊員 劉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