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泗縣積極探索構建校縣合作新機制,推行“雛鷹計劃”,建立“人才驛站”,大力招引在校大學生來泗縣實習實踐、創業就業,著力優化“青年英才”的集聚環境,為縣域新能源和環保等“十大産業基地”建設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推行“雛鷹計劃”,著力引進青年英才。泗縣深化“雙招雙引”工程,出臺《泗縣大學生招引工程實施辦法(試行)》,推動與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重點引進35周歲以下、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該縣聚焦産業發展、城鄉規劃、現代農業等領域,編制年度青年人才招聘專項計劃,每年2次組織縣內企業開通線上大學生招聘專區和線下大學生招聘專場,已與北京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科技學院、安徽農業大學等省內外高校開展實習實踐合作,簽訂戰略協議。
建立“人才驛站”,助力青年搭梯成長。泗縣投資3800余萬元,建成全省大學生實習實踐服務中心,配套建設能容納2000人入住的人才公寓,為大學生提供優質的綜合服務保障。該縣聯合泗涂産業園,打造新能源與環保産業基地等“十大基地”,鼓勵支持園區內龍頭企業,拿出人工智能、新型電池等實習崗位2000余個,供來泗大學生選擇實踐鍛鍊。同時,建立導師幫帶培養機制,挑選專業技術過硬的企業工人“一對一”幫帶大學生,全程提供技術解答、操作示範等教學服務。
拿出“真金白銀”,全力保障拴心留人。泗縣成立大學生服務管理辦公室,精心做好大學生的日常管理、實習安排、服務保障等工作,用貼心服務傳播泗縣聚才誠意。該縣聚焦大學生關心的生活補貼、租房補貼、創業扶持等實際問題,為89名青年人才發放政府津貼、工作補助534.3萬元,為132名青年人才分配人才公寓。2019年來,泗縣依託以“一個中心、十大基地”為框架的全省大學生實習實踐基地,累計承接3500余名在校大學生來泗實習實踐,1000余名優秀青年人才留泗就業創業,為泗縣人才隊伍注入了新鮮血液。(宋玲 尹飛虎 王海燕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 記者 張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