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邊有十幾個吸毒人員要做血液檢測,您看哪天有空過來?”5月5日上午一上班,朱宏斌就接到了馬鞍山市花山區江東派出所的電話,要求為轄區內吸毒人員進行艾滋病感染情況檢測。
“明天上午去你們派出所吧。”翻閱了工作計劃表後,朱宏斌在電話裏回復説。記者在這份工作計劃表上看到,6日下午,朱宏斌還要帶隊前往當地沙塘派出所。
每年4月至6月,是開展高危人群艾滋病流行情況“哨點監測”的時期。作為馬鞍山市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科科長,朱宏斌尤為忙碌。
今年56歲的朱宏斌畢業於安徽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專業,1989年參加工作,被分配到馬鞍山市衛生防疫站從事傳染病防治管理,2005年被調至該市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科工作。在一線工作30多年,他已成為衛生防疫領域的專家。
“‘哨點監測’是很重要的艾滋病防治項目,因為艾滋病病毒往往先從高危人群開始傳播,然後擴散。這個項目主要是通過血液檢測、問卷調查等方式,對吸毒人員、賣淫人員等高危人群開展艾滋病流行狀況調查。”朱宏斌告訴記者,“哨點監測”是判斷一個地方艾滋病流行情況的重要手段,同時監測結果也可以為政府提供決策依據。
朱宏斌和同事們在馬鞍山市兩所高校設立了艾滋病檢測點,為高校青年學生開展檢測。他還在該市各高校累計開展艾滋病防治主題科普講座300余場,受教育學生數量20多萬人次;積極推動、組織申報並實施中央財政艾滋病干預、關懷等項目;參與起草了《馬鞍山市學校艾滋病防控工作實施方案》。
30多年來,朱宏斌不僅在性病艾滋病防治專業領域潛心鑽研,還積極參與霍亂、非典、禽流感、甲流等傳染病疫情防控,用心用情守護群眾健康。
“老朱對自己的工作傾注了很多感情,付出了很多努力。面對急難險重任務,他總是衝鋒在前。”與朱宏斌共事近20年的馬鞍山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婁金海至今還記得,2008年朱宏斌在汶川地震受災地區開展衛生防疫時的情景,“他克服余震及居住環境惡劣等困難,開展入戶衛生健康調查、環境衛生整治,培訓消殺隊員,對飯店、攤點進行食品衛生檢查……”
朱宏斌先後獲得“安徽省衛生系統青年領軍人才”“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以朱宏斌的名字命名的創新工作室,2019年被省總工會授予“安徽省勞模創新工作室”稱號。(安徽日報 記者 賈克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