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5月6日從安徽大學獲悉,該校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陳文傑教授團隊基於“機構具身性智慧理論”,提出了一套創新“並聯自適應抓手”設計技術,成功研發出針對異狀零件抓取作業的多個系列單驅自適應多指夾持器抓手。這一成果可同時用於不規則物體抓取和精密裝配,為企業的定制化智慧製造提供了低成本的解決方案。
多批次少批量的生産模式和非結構化的作業場景已成為目前企業的生産常態,這要求自動化系統在確保成本效益前提下需具備更大的柔性和適應性來處理不同形狀、大小和材質的零件。然而,目前的自適應抓取技術大多采用昂貴的視覺和力覺系統及複雜的控制演算法,往往會導致作業成本飚升,從而限制了智慧機器人在企業生産中的應用。
與國際上現有的基於多驅動器的機器抓手相比,安大團隊研發的智慧抓手具有更好的自適應性,抓取更穩定、可靠,且成本低廉。此外,在抓取過程中,即使沒有任何力控幫助,系統也能實現抓取力的自我封閉,從而使被抓物體在抓取前後的位姿不變,有效解決了現有多指自適應抓手存在的“抓—提—放”過程中運動定位精度不確定問題。
目前,該研發成果已取得多項國家發明專利,部分型號的産品已應用於飛利浦公司等國際知名企業智慧化生産環節。(安徽日報 記者 陳婉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