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樅陽縣白柳鎮公塥村農家書屋,書架上滿滿噹噹、分門別類地擺放各類書籍,涵蓋農業技術、世界名著、家庭教育、兒童讀物等,多位村民圍坐在一起,聚精會神地閱讀著。
小學生徐可是這裡的常客,只見她手捧《十萬個為什麼》邊看邊對書屋管理員王愛國説,這本書是她最愛看的書,她爺爺喜歡看《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全史》。“五一”假期他倆每天都來書屋,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
“生態農業中科學技術的‘含金量’至關重要,從‘田間’到‘雲端’,山河村數字農家書屋已成為我們及時了解科學種植技術、學習充電的‘加油站’。”返鄉創業青年、銅陵市柳峰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唐高益讚不絕口。
“農家書屋就像一個‘糧倉’,不僅為大家提供了看書閱讀的場所,還不定期舉辦各種活動,比如健康知識講座、種養殖培訓、少兒‘悅讀’、紅色經典宣講等,只要有空我們就來。”農家書屋的活動贏得了村民紛紛點讚,有的村民從最初的“參與者”變成了如今的“宣傳員”“志願者”。
據白柳鎮文化站站長許德長介紹,依託各村(居)農家書屋開展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活動,書屋已成為村民的精神文化家園,不斷為群眾幸福“加碼”。
今年以來,該鎮通過不斷探索“農家書屋+鄉村振興”“農家書屋+關愛未成年人”“農家書屋+新時代文明實踐”等模式,已開展活動46場次,讓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內容更加豐富、文化惠民工程陣地功能更為凸顯,群眾的“精神小康”在基層“最後一公里”有了新的著力點。(安徽日報 通訊員 吳彬 黃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