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來到泗縣泗城鎮茂繁家庭農場,看見滿棚的山芋苗長勢良好,綠意盎然。工人尤強熟練地將剛拔下來的山芋苗打包、裝車。
“這一車山芋苗下午就要發往山西,客戶等著要。”尤強告訴記者。
農場負責人劉麥在各個大棚裏不停地穿梭,指導工人們拔苗和捆苗。
“我從事山芋苗繁育20年了,從只有三四畝地的小拱棚發展到現在30多個溫室大棚,效益像翻跟頭一樣往上漲,今年産值突破200萬元完全沒有問題。”劉麥説。
今年74歲的胡素珍是這裡的老工人,打壟、除草、拔苗、裝袋,樣樣都能幹。和她同樣在這裡務工的,還有幾十位村民,每人每天可領70元至80元工資,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
泗縣山芋種植已有300多年曆史,是該縣第三大糧食作物,已逐步發展成為當地農民主要的經濟來源之一,基本形成生産、加工、儲藏、外運一體化的産業化發展格局。
近兩年來,泗縣山芋苗産業發展勢頭迅猛,當地農業農村部門通過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集約化發展、專業化培育,力求將山芋苗産業打造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特色主導産業。
在屏山鎮屏北村山芋苗繁育基地裏,上百名工人在滿眼綠色的山芋苗大棚裏忙碌著。和傳統的拔苗不同,他們手中拿著剪刀。
“我們這裡培育的山芋苗品種叫‘西瓜紅’,是剪苗出售的新品種,就像割韭菜一樣。剪過之後,從根部還會長出新秧苗,整個收穫季能持續到10月左右。”榮輝家庭農場負責人高明強對記者説,培育之初,山芋原種就經過脫毒處理,這樣山芋苗成活率高、産量高、病害少,種出來的山芋口感好、易貯存,深受客商喜愛,每棵苗可以比普通的山芋苗多賣1角錢。
在政府産業化發展項目資金支持下,榮輝家庭農場去年一口氣租下300多個大棚,全部用來繁育新品種山芋苗。
高明強對記者説:“今年市場行情特別好,下一步我打算繼續擴大生産規模。”
據泗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如今該縣大型種苗繁育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共計8家,良繁大棚1850畝,年産山芋種苗15億棵,小小山芋苗已發展成為年産值過億元的大産業。(安徽日報 記者 何雪峰 通訊員 單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