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為科創産業扶苗栽樹
來源:安徽日報  |  2022-05-23 11:34:45

  原標題:合肥國有資本投早投小、領投直投,努力當好創新團隊“合夥人”、創投風投“探路人”——為科創産業扶苗栽樹

  投早投小 為科創催芽扶苗

  合肥近來在風險投資領域又有新動作。

  5月17日,合肥市種子基金第一次合夥人大會暨第一次投委會在合肥産投集團召開。投委會審議了來自中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高校院所的10個科技成果項目。種子基金資金主要來源為國有企業出資和政府引導母基金出資。基金管理方合肥産投集團負責人表示,種子基金著眼于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初一公里”,投資運作將立足産投經驗,催芽扶苗,推動科技成果能留盡留、能轉盡轉、能用盡用。

  種子基金的設立,是合肥發揮國有資本作用促進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轉化、就地應用的最新探索。作為擁有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中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雄厚資源的科教之城,合肥是許多重大科技成果的“原産地”,但也曾因轉化能力不足而陷入“墻內開花墻外香”的尷尬。上世紀,全國第一台微型計算機、全球第一台VCD都誕生在合肥,但最終相關産業的勃興卻是在其他地區。

  近年來,新興産業的爆發性增長令合肥經濟實力躍升,推動科技成果産業化的能力今非昔比,科創板上市公司已有10余家,在全國省會城市中位列第二。不過,科技成果轉化率不高的問題依然存在,吸納技術合同交易額、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等關鍵指標與頭部城市比仍有較大差距。“一些外地車輛到科學島、中科大轉一轉,就把科研成果帶走了。”有人如此形容。合肥志在“爭當享譽全球的科創名城”,對這種現象顯然不能接受。

  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的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關鍵點在硬科技。從“總量居中、人均靠後”邁向“總量靠前、人均居中”的安徽,拉高標杆再爭先的最大依憑也是硬科技。如何讓更多科技成果就地轉化為現實生産力,是合肥必須答好的“時代之問”。

  矽谷促進科技成果産業化的經驗中,成熟的風險投資體系是至為關鍵的一環。在運用國資背景基金進行戰略投資、培育引進産業龍頭上,合肥已經有了豐富經驗,創造過多個成功案例。如果説招引京東方、蔚來等企業是通過投資“移大樹”,那麼對早期科技型企業的投資則更像是“育樹苗”。

  科技創新是“栽樹工程”。“基金+”的打法不只可以運用於以蔚來等為代表的成長期、成熟期企業,也不只體現為對優勢主導産業的“大手筆”投資。在科技成果轉化領域,許多處於創業早期的小微科技公司對風險投資極為渴求。培育科創生態,催生科技公司的“熱帶雨林”,必須投早投小投科技,“基金+科創”大有可為。這正是合肥市設立種子基金的初衷。

  天使直投

  助企業闖過難關

  事實上,通過“基金+科創”方式,發揮國資作用助力科技成果轉化、加速科技型企業成長,合肥已經取得可圈可點的戰績。

  早在2014年,合肥市就設立了天使基金,由市屬國企出資,以直接股權投資為主要方式,支持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如今已培育出科威爾、芯碁微裝兩家科創板上市公司,另有一家恒爍半導體過會待發。

  在天使基金的投資實踐中,合肥市已摸索出一套國資背景基金市場化運作、投早投小投科技的有效打法。天使基金管理方、合肥市産投集團旗下創新投公司副總經理裴曉輝將其總結為“風險容忍、盡職免責”“市場化估值、協議退出”“共擔風險、讓渡收益”等。

  投資早期科技項目,成功了固然有巨大回報,但週期長、不確定性大,早些年風險資本市場剛起步時,社會資本很少介入。有統計數據顯示,九成科技公司會倒在初創期,資金斷流往往是壓垮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國有資本就是要在社會資本不敢投、不願投的情況下站出來補位,幫助科技公司闖過早期難關。”裴曉輝表示。目前,合肥天使基金投資項目中,65%的項目投資時成立時間不滿兩年,35%的項目投資時沒有銷售收入或年收入低於100萬元,85%以上被投企業為首輪投資。

  考慮到天使投資市場規律,合肥市天使基金管理辦法規定,對基金管理的考核重在過程,並建立風險容忍機制。只要基金管理團隊嚴格按程式投資和管理,認真進行項目蒐集、篩選、盡職調查、評審和重大事項及時報告等,對因不可抗力造成的投資失誤可以盡職免責,允許基金出現最高不超過40%的虧損。這為管理團隊解除了後顧之憂,對有風險但確有前景的項目敢於出手。在實踐中,由於部分優質項目的收益能夠覆蓋投資損失,一定程度上消化了總體風險。

  早期科技型企業除了技術成果知識産權外,通常沒有或僅有很少的有形資産。如何對企業進行恰當估值,以確定天使投資進入時的股權比例,是一大難題。“如果按凈資産估值,天使投資一進去就會成為大股東,這必然會影響創業團隊的積極性。”裴曉輝介紹,合肥天使基金在投資時,按業績預測、市盈率等指標對所投企業進行市場化估值,確保持股比例最高不超過三分之一,且不成為單一大股東或實際控制人。

  國有資本進入風險投資領域,主要目的是促進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而不是財務回報。合肥市天使基金定性為非盈利性基金,堅持“讓渡收益、共擔風險”,不與科技創業團隊爭利。對於基金投資所形成的股權,鼓勵和支持創業團隊回購,且退出條件通常相當優惠,如按LPR利率或年化8%的利率增值退出。以芯碁微裝為例,天使基金兩輪共1000萬元投資均是企業最困難的時候進入。當企業快速成長、發展前景明朗後,天使基金即兌現政策,由創業團隊以優惠條件回購股權。

  給科技創業團隊“第一桶金”,陪其走過最艱難的時刻,在企業成長起來後及時退出,退出時還以優惠條件給創業團隊以獎勵。目前,合肥市及縣區天使基金總規模達13.46億元,投資項目226個,引進高層次科技人才800余人,所投企業中市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32家、規上企業38家,估值10億元以上企業8家。天使基金已成為合肥科創生態的重要一環。

  做好制度安排

  有機整合資源

  風險投資對科創的支持,不只是找到好項目、把錢給出去。在識別功能和融資功能之外,風險投資人的另一項基本功能,是構造股權結構和進行好的制度安排,把關聯的戰略合作者有機組織起來。這也是國有資本在支持科技創業團隊時尤其需要做好的事,合肥在這方面也作出了積極探索。

  位於合肥西郊的科學島,是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所在地。前些年,有八位在哈佛大學從事醫學等領域研究的博士相繼歸國來此,人稱“哈佛八劍客”。其中之一的劉青松,于2015年創辦生物醫藥公司中科普瑞昇,聚焦細胞工程核心技術,建設大型戰略性基礎科技設施,是省精準醫療重大工程牽頭實施單位,如今已成長為估值近5億元的雛鷹企業。

  中科普瑞昇剛成立時,註冊資本1500萬元,劉青松以職務科技成果入股525萬元,佔比35%。“最初的股權比例設計得不好,創業團隊佔比過低。如果後續啟動融資,股權被稀釋,會影響團隊對公司的控制權。”合肥科創集團副總經理、中科院(合肥)技術創新工程院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黃敘新説。中科院合肥創新院是合肥市政府與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共建的科技成果轉化平臺,為劉青松等科技工作者創業提供早期資金支持和孵化服務。

  黃敘新建議劉青松增資300萬元提高股權佔比。劉青松有些猶豫,一方面是拿不出這筆錢,另一方面是其對控股並無強烈意願。對於缺錢的顧慮,黃敘新提出可以利用政策規定,認繳而不實繳。同時,他設身處地做劉青松的思想工作:“今天公司註冊資本只有1500萬元,你不在意是否控股。未來有一天估值1.5億元甚至15億元,是不是就在乎了?”

  經過黃敘新勸説,劉青松最終決定增資。此後,中科院合肥創新院、合肥市創新投公司、省高新投公司、省“三重一創”基金等國有資本相繼進入,為中科普瑞昇解決了早期資金問題。

  企業融資時,估值至關重要。許多創業者認為估值越高越好,因為可以用較低的股權轉讓獲得資金。“其實科技公司創業團隊在向國資背景基金融資時,估值並非越高越好。”黃敘新説,國資背景基金以支持創新為主要目的,允許創業團隊以優惠條件回購。在估值較低的情況下,國資佔有股權相對較高,意味著未來創業團隊花同樣的錢能夠回購更多股權,提升了控制權和後續融資能力。因為恰當的估值和合理的股權設計,中科普瑞昇在經過多輪融資後,劉青松仍持有超過37%的股權。

  “科學家不擅長資本運作,而我們擅長。以資本為紐帶,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使各方共同創造價值、分享價值,激發創業團隊積極性,連結産業資源,這就是國有資本投資人的作用。”黃敘新介紹,去年以來,合肥市先後組建科創集團、人才集團,正是要在更大範圍、更高層次上整合創新資源,更好地發揮國資力量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方面的作用。

  發揮引導作用

  撬動社會投資

  作為科技成果轉化的“催化劑”、科技型企業成長的“助推器”,國有資本的作用既體現為以直投方式提供支持,也體現為以參股方式設立子基金,引導帶動社會資本投入科技創新。

  北京冬奧會期間,首款國産8K攝像機及攝影系統研發製造商華光影像生産的8K EFP攝像機,在國家速滑館出色完成直播轉播任務,一舉打破廣播電視行業前端攝錄設備依賴進口的局面。日前,華光影像完成工商變更,落地合肥市包河區。在引進華光影像的過程中,合肥紅磚東方基金的股權投資發揮了關鍵作用,成為“基金招商”的又一成功實踐。

  紅磚東方基金為省信用擔保集團、合肥國資投資平臺興泰資本、國內知名風投機構深圳市創東方投資有限公司、中科大先研院聯合發起設立,由創東方管理運作,重點關注中科大體系內的産學研轉化。

  “合肥在中國創新版圖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我們進入合肥,與高校院所、國資合作成立基金,既能夠發揮自身中小企業全鏈條價值服務體系的優勢,也能幫助企業連結本地資源,提供綜合金融服務。”創東方合夥人謝玉娟介紹,目前創東方已在合肥投資華光影像、中科類腦、若森智慧、的盧深視、智寰科技等多家科技公司。興泰資本也由此實現了國有資本的引導作用,放大了基金杠桿效應。

  國有資本參股子基金進行投資,既是為早期科創項目“背書”,增強社會資本投資信心,還能夠引進類似于創東方這樣的專業投資機構,加快本地風險資本市場的發育。合肥市天使基金直投的早期項目,已成為社會資本投資的“項目源”。“市場化風投機構來合肥投資時,都會翻一翻天使基金的投資目錄,從中篩選案例。”裴曉輝説。

  “近年來,合肥成立了總規模數十億元的産業投資引導基金、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圍繞地方重點産業和科技創新佈局子基金,有效撬動社會投資、實現放大效應,培育壯大了一批有廣闊發展前景的科創企業。”合肥市國資委産權管理處處長項飚介紹。

  從天使基金到種子基金,將科創金融服務延伸到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初一公里”;發揮引導基金作用,帶動社會資本為科創投資,形成覆蓋科技型企業全生命週期的“基金叢林”;發揮投資人的關鍵功能,以資本為紐帶整合各方資源,促進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的融合……合肥市運用國有資本力量、服務科技成果轉化的積極探索,正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就地轉化為現實生産力,在打通科技創新策源地和新興産業聚集地的通道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發揮著更加突出的作用。(安徽日報 記者 汪國梁)

編輯:劉旭東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