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焦村鎮“稻漁共生”實現雙豐收
來源:黃山日報  |  2022-05-26 10:32:33

  “稻漁共生”立體種養是現代農業發展的一種新模式。眼下,在黃山區焦村鎮千畝稻蝦基地裏,一幅起蝦、釣蝦、品蝦的休閒農事圖正徐徐展開。

  在焦村鎮章村村,黃山區五豐源種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陳貞正在忙著起蝦籠。隨著蝦籠一點點露出水面,一隻只活蹦亂跳的大龍蝦映入眼簾。“這裡的龍蝦,肚皮白,腮白,表明是清水蝦。”陳貞解釋道,龍蝦個頭大、品質好,要得益於基地實行的“稻蝦種養”方式,以水田為基礎,採用生態養殖、綠色防控技術進行水稻、龍蝦“混搭”共生,實現一水兩用、一田雙收,改善農業環境,提高畝均效益。

  陳貞説:“龍蝦生活在水裏,主要以浮游生物和一些幼蟲為食物,一舉消滅了水稻病蟲害。等到6月中旬7月初扦插水稻,7月中旬到7月底的時候,我們就會放一批蝦苗或者甲魚進去。”

  據了解,2016年註冊成立的黃山區五豐源種養專業合作社,利用稻田養龍蝦、甲魚、螃蟹等,開始了“稻漁共生”特色立體種養之路。基地通過“生態種養+旅遊觀光+農事體驗+科普教育+産品加工銷售”生産模式,有效提高了種養收益,延長了産業鏈條,實現了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

  隨著小龍蝦陸續上市,來這裡捕魚釣蝦進行農事體驗的人也越來越多。遊客汪旭説:“這裡的龍蝦個頭大,味道好,每次龍蝦一上市,我都會過來吃,回去的時候,還會給家人朋友購買一些。”

  目前,合作社稻漁綜合種養規模達1400畝,年産值達1500萬元。合作社的發展也帶動了當地村民共同增收,村民在企業獲得務工收入超過100萬元。同時,陳貞還將“稻漁共生”的發展模式梳理總結出一套技術標準推廣出去,讓更多的人享受到發展生態農業帶來的紅利。

  一稻一蝦激起了焦村鎮鄉村振興的一池活水。依託稻蝦基地,該鎮已成功地連續舉辦了五屆“生態稻蝦美食節”,打響了“稻漁共生”品牌,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正勾勒出鄉村振興美好的未來。(黃山日報 歐陽如晨 周曉霞)

編輯:查宛昕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