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疫情暫停的食堂6月1日起恢復,我們幾個老夥計可都盼著呢!”一提及村裏的“敬老小食堂”,銅陵市義安區老洲鄉成德村村民程永橋禁不住點讚,“每日葷素搭配,價錢便宜,還不用自己燒,好著呢!”
成德村位於長江江心洲上,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銅陵水運第一村”。然而,忙於水運的年輕人長年在外,“出門一把鎖,進門一盞燈”是村裏很多留守老人的真實生活寫照。
“村裏60歲以上常住人口有300多人,其中80歲以上高齡老人72人。”成德村黨總支書記翟曉雲告訴記者,為了解決老年人就餐問題,2018年,村裏在民政部門的支持下,打造了“敬老小食堂”並啟動志願服務項目。項目採取“政府搭臺、村委承辦、個人自願、梯度收費”的運作模式,為留守老人解決“就餐難”問題。
“60歲以上老人每餐4元,70歲以上每餐3元,80歲以上2元,90歲以上免費。”翟曉雲説,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開展,村裏還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送餐服務,在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為老年人“加餐”,80歲以上孤寡老人逢生日組織開展聚餐。這種“集中就餐、按需送餐、節日加餐、生日聚餐”的模式贏得了老年人普遍好評。僅2021年,“敬老小食堂”集中就餐超過8200人次,上門送餐達7500人次。
“村裏不但給我們提供送餐服務,還提供免費洗衣服務。”提及村裏的為老服務,86歲的村民金梅針不住地誇讚。
“每天早晨都有志願者到家收取需要清洗的衣物,順帶將保溫桶拿走,中午再將裝好飯菜的保溫桶連同衣物一起送回。馬上送餐恢復了,我一個人生活就更方便了,村裏考慮真週到。”金梅針説。
據翟曉雲介紹,除去為老助餐、收洗衣物外,村裏還為70周歲以上身體殘疾的老年人提供免費理髮服務,為80歲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免費上門維修電路、家用電器服務。
“別看都是小事,但解決的是老年人天天都需要面對的吃飯、洗衣、生活等大問題。”在村裏擔任老年協會會長的朱伏生告訴記者,這兩年,村裏結合文明實踐開展服務送上門活動後,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進一步增強。近年來,成德村先後涌現出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模範人物1人、“全國孝親敬老之星”1人、“銅陵好人”3人,去年村裏還被授予“全國敬老文明號”。
“將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與鄉村治理、與為民辦實事相結合,成德村取得的成效是我們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成果的一個生動縮影。”義安區委宣傳部部長吳偉告訴記者,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中,該區常態化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2.5萬餘場次,培育文明實踐基地、品牌項目30余個。 (安徽日報 記者 劉洋 見習記者 許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