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操控 火紅鐵水汩汩來
來源:安徽日報  |  2022-06-01 10:26:26

  5月19日上午10時,在馬鋼煉鐵總廠高爐一分廠4號高爐出鐵場平臺,工人使用遙控器啟動了開口機。隨著機器鑽桿的轉動,高爐出鐵口被緩緩打開,一股火紅的鐵水噴涌而出。這些鐵水如同“鋼鐵食糧”,將被運送到馬鋼的各個廠區,供應生産,最終“百煉成鋼”。

  高爐乃鋼鐵企業“重器”。建成于2016年的4號高爐,容積3200立方米,是馬鋼最新的一座現代化煉鐵高爐。

  “許多年前,高爐作業都是人工,使用的工具也簡單,比如高爐開口都是人工打鐵釬,近距離作業,危險性很大。”在馬鋼從事高爐作業20餘年的高廣靜一邊盯著中控室的電腦螢幕,一邊向記者介紹,現在煉鐵基本都是智慧化設備,很多操作通過電腦操控系統完成,生産的安全性、穩定性和精準度都提高了。

  “每一個高爐的建成都離不開之前的高爐建設經驗,4號高爐傳續了9號高爐的火種,9號高爐是毛主席視察過的,也是在更早前小高爐的建設基礎上建成的。”談及高爐煉鐵的歷史,馬鋼煉鐵總廠廠長聶長果介紹,馬鋼最早的出鐵高爐當屬原馬鞍山鐵廠2號煉鐵爐。

  1953年,原馬鞍山鐵廠對日本侵華時期遺留下的小高爐啟動改建工程,當年9月16日18時5分,在歡呼聲中,改建的第一座高爐即2號爐流出了第一爐鐵水。這是新中國成立後華東地區流出的第一爐鐵水。出鐵次日,即9月17日,《安徽日報》便在頭版刊登了題為“二號煉鐵爐昨天開始出鐵”的報道。1958年,容積為210立方米的9號高爐也建成投産,這是當時華東地區最大的高爐。

  高爐的變遷見證了鋼鐵工業的發展歷程。近七十年來,經過多次更新換代,原馬鞍山鐵礦廠2號高爐已不復存在,9號高爐也于2018年完成其歷史使命,取而代之的是一套套大型智慧化煉鐵裝備。“我們現在共有6座煉鐵高爐,容積都在1000立方米以上,並有5台燒結機,20多條鐵前生産線,這些設備和産線均可在煉鐵集控中心遠程操控。”馬鋼煉鐵總廠首席工程師高鵬介紹,馬鋼吸取行業內智慧化改造經驗,融合60餘年鐵前生産經驗,于2020年建成了馬鋼煉鐵集控中心,運用工業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先進技術,加強煉鐵一體化智慧管控,並實現10公里以上的遠距離生産操控。

  “上料、熱風、噴煤、水渣、高爐本體等各個系統和環節的運行參數以及現場監控畫面都能看到。”走進馬鋼煉鐵集控中心,一眼望去,儘是大大小小的螢幕,負責遠程操控4號高爐的區域工程師何斌,坐在螢幕前,觀察著生産現場實時傳來的運行數據。他介紹,通過大數據分析,對産線進行集中遠程操控,提升了操作的精準度,生産工藝更加標準。

  據介紹,目前,馬鋼煉鐵集控中心覆蓋産能規模之大、集控距離之遠、工序産線之齊全,全國少見。馬鋼煉鐵工序現場作業的智慧化水準還在不斷提高。(安徽日報 記者 賈克帥 通訊員 張俊)

編輯:劉旭東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