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別山采風,民歌淌成河
來源:安徽日報  |  2022-06-10 11:17:57

大別山采風,民歌淌成河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610085445

紅色民歌劇《大別山之戀》 資料圖片

  “若要盼得喲紅軍來,嶺上開遍喲映山紅。”一曲《映山紅》飄過歲月唱響四海。大別山民歌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河南信陽、安徽六安等地聯手保護傳承,傳唱弘揚真實質樸、元氣淋漓的大別山民歌,在歌聲中接通歷史文化血脈,流溢鮮明地域特色,氤氳濃郁生活氣息。

  大別山民歌歷史悠久,是秀麗多姿的民間文藝奇卉。六安市申報的大別山民歌,于2008年6月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民歌在地域民俗生活的土壤中生長。六安曾整理蒐集出版《大別山民歌精選》,連續舉辦了十一屆大別山民歌會,滋養大別山民歌在當代社會的蓬勃生命力,維護其在當地百姓生活中群體化傳播的自然生態。近年來,在鄂、豫、皖三省文藝界聯手助推下,從搶救性保護到科學化保護,從民間歌謠到校園聲樂,從山野田頭到五湖四海,大別山民歌唱得更嘹亮、更“元氣”,在歌聲中接通歷史文化血脈,流溢鮮明地域特色,氤氳濃郁生活氣息。

  故事唱進新時代

  心想唱歌就唱歌,“以山而生、以水而傳”的大別山民歌飄過崢嶸歲月而歷久彌新。

  這種誕生於豫南、鄂東北和皖西南三個區域的原生態民歌,既有記錄勞動生活,描繪採茶、打水、薅秧等畫面的《茶妹子》《車水歌》《薅秧歌》,也有展現民間趣味的小調《對花》《放風箏》《一朵茉莉花》等;既有深情款款的《哥哥不來花不開》,也有活潑生動的《我打測歌考考你》;既有體現樸素智慧的《四季飄》,也有充滿生活氣息的對唱《對花迷》……大別山傳統民歌,涉及田歌、山歌、號子、小調、燈歌、風俗歌和敘事歌等類型,頗為豐富多元。

  有人説,大別山的民歌,是在唱生活、講故事。這其中,很多動人故事誕生在革命年代,優美的紅色旋律鐫刻於民族記憶。

  “八月桂花遍地開,鮮紅旗幟豎起來……”,在傳統民歌《八段錦》基礎上創作的《八月桂花遍地開》,曾在鄂豫皖根據地廣泛傳唱,隨著紅軍傳遍大江南北,並被運用在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裏,成為永恒的紅色旋律。

  巍巍大別山,山水相連,生生不息,文化薈萃,多姿多彩。

  深厚的民歌基礎、豐富的民歌素材,激發了革命戰爭年代文藝工作者的創作智慧,也鋪墊了當代音樂工作者的編創成果。如《再見了大別山》寄託著人民對大別山的眷戀之情;《郎在高山唱山歌》,在原有“慢趕牛”《郎在高山唱山歌》的基礎上,擴容增加《唱歌的可是凡間人》《打一把苦菜當晚飯》等西路山歌素材,輔以伴唱手法,增添了山野之曲所特有的時空意境。

  而從滿懷革命激情的《五月紅杜鵑》,到弘揚新時代大別山精神的《情懷》等新創作品,因舞臺化提升與傳達,亦讓傳統民歌更好地融入了現代生活、抒寫了當代人民心聲、彰顯了時代精神。

  如今,經過革命歲月的洗禮,大別山傳統民歌激揚的旋律中仍在續寫紅色篇章。六安推出的大別山紅色題材民歌劇《大別山之戀》,將傳統民歌基調與大別山革命史實整合起來再度創作,並根據劇情和人物性格進行藝術提煉和創新探索,充分抒發了革命老區不怕犧牲、勇於擔當的精神。

  山野歌聲傳進校園

  前不久,國家藝術基金“大別山民歌演唱人才培養”項目結項音樂會,以“新民歌專場”和“傳統民歌專場”兩場音樂會的形式舉行。

  近年來,“非遺+高校”合作漸成趨勢,大別山民歌也開啟了院校培養模式。

  如河南信陽師範學院,它不僅承擔了國家藝術基金“大別山民歌演唱人才培養”項目,還作為大別山高校聯盟的牽頭院校,長期致力於大別山音樂文化的保護、傳承、弘揚工作。此前,來自全國15名大別山民歌傳承者成為首批學員,參加了為期3個多月的線上線下學習與實訓。

  全國相關知名專家和大別山民歌傳承人,進行理論講解與演唱實踐層面的精心授課;學員深入多個大別山民歌之鄉進行田野考察與采風學習;民間口傳身授式傳承與學院時代化教學相結合,制定系統科學的規範性藝術教育方案……“大別山民歌演唱人才培養”項目,讓往日由民歌手傳唱的歌謠,得到全國專業聲樂工作者的群體化傳承與傳播。

  據介紹,國家藝術基金“大別山民歌演唱人才培養”項目已成為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案例之一。

  “面對大別山民歌,業內需要‘知其本、得其形、品其韻、揚其聲’,並遵循‘小批量,高層次’的培訓標準,培養一批演唱卓越、表演精湛、傳播大別山音樂文化的高層次民歌演唱藝術人才。同時,院校需要拓寬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地域傳統文化需要借助高校的專業力量進行針對性傳承與傳播,國家藝術基金項目正好契合二者之需求。”該項目相關負責人説。從原生態到新風采

  大別山地區豫南民歌以徵調式為主,五句體結構居多,旋律質樸親切;鄂東北民歌以四聲音階旋律最為突出,風格偏于宛轉優美、纏綿悱惻,如同山泉般滋潤著人們的心靈;皖西南民歌則多以五聲音階為主,音樂風格清新活潑,展現了吳楚文化交融相生的獨特魅力。

  與其他地域性民歌一樣,大別山民歌注重望風采柳、依辭而歌,源於生活而口耳相傳、集體創作。

  多年來,大別山民歌不僅有民間班社團體和民間藝人的自發傳唱與傳播,還有基層文化個體經營者的商業推動,以及政府文化部門和專業藝術工作者的非遺傳承推動。而眼下,更為重要的是亟需高等院校藝術師生群體的沉浸融入式傳承,其中融入教學是賡續文化血脈的重要途徑。

  “在申報項目之初,主要憑著喜歡演唱和樂於傳承的激情來做的。後來,隨著培養環節的推進,認識到它的意義不止於此,專業人才的培養將會為傳統文化的傳承帶來曙光,通過對不同區域大別山民歌的對比分析,能進一步深化本體認知,擴展藝術視界,明確音樂文化身份,帶動音樂工作者投身到傳承研究本土民間音樂事業中去。”國家藝術基金項目主持人韓冰説。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青年音樂工作者走近大別山民歌,認識收集、推廣大別山民歌的價值,並自覺深入挖掘本土民間音樂的文化意義。

  “新時代的民族聲樂工作者想要把歌唱好,不能只專注于聲樂技巧,一定要重視民歌的生態土壤,善於從身邊魅力多姿的民歌文化中汲取營養,從而更好地傳達民歌的萬家情態、提升民歌的群眾感染力。”來自安徽的席亞倩如是説。

  如何引領新風尚,唱響新民歌?

  培根鑄魂方能守正創新,滋養著一代代大別山人民精神血脈的“大別山傳統民歌”亦不例外。

  “我們需要將自身重置於群眾文化生活中去,會唱民歌、能唱民歌,繼而唱好民歌。”安徽詞曲作家謝林義認為,大別山民歌的舞臺表演與生活應用,兩者存在著相互聯繫而又相互區別的辯證關係,當下,民眾聽到的大多是經過藝術加工的民歌,而原生態民歌接觸的少之又少。他呼籲,音樂工作者紮根大別山,深耕細作,從生活禮俗深處培植其根脈、維護其生態、綻放其新時代風采。(安徽日報 通訊員 戎龔停)

編輯:劉旭東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