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安徽消息(劉旭東):6月11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産日,位於淮南市壽縣的安徽楚文化博物館正式開館。
館內場景 供圖 安徽楚文化博物館
壽縣是楚文化的最後積澱地 有“地下博物館”之稱
壽縣198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中國書法之鄉、中國地名文化遺産千年古縣。壽縣古稱壽春、壽陽、壽州,歷史上五次為都、十次為郡,是楚文化積澱地、豆腐發祥地、淝水之戰古戰場。
楚國是先秦時期雄踞中國南方的大國,春秋中葉,楚國東進江淮,戰國後期,遷都壽春,西元前223年被秦所滅,在江淮地區經營長達四百多年。江漢文化與淮夷土著文化經過長期的碰撞、融合,最終形成了以壽春城為中心的特色鮮明的江淮楚文化。
館內展品 攝 陳彬
二十世紀以來,安徽省境內以壽縣為中心陸續發現了眾多楚墓,出土了大量涉楚文物。1933年、1938年,原壽縣朱家集李三孤堆楚幽王墓,出土了包括楚大鼎等重要文物在內的隨葬品4000余件套,開啟了楚文化研究先河。
全國唯一一座以楚文化冠名的博物館
據場館工作人員介紹,2015年6月,安徽楚文化博物館項目正式籌建,2018年5月8日正式開工建設,係全國唯一一座以楚文化冠名的博物館和首批國家二級館。項目佔地200畝,建築面積15510平方米,概算投資3.2億元。
館內展品 攝 陳彬
此次正式開館的安徽楚文化博物館(壽縣博物館)常設展覽包括“安徽楚文化”“壽縣文明史”兩個基本陳列和“壽春壽文化”專題陳列。“安徽楚文化”陳列包括立國江漢、東進江淮、徙都壽春、楚韻悠長四個單元,“壽縣文明史”陳列包括淮夷舊邦、兩漢壽春、秦晉紛爭、隋唐壽州、壽州之戰、宋清壽州、革命沃土七個單元。
實行線上實名制預約參觀
安徽楚文化博物館于2022年1月試運行,經過5個月的調整、完善和提升,目前已具備正式開館條件。每週二至週日9:00-17:00(16:00停止入場)免費開放,週一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線上實名制預約參觀,每日預約限額1000人,約滿為止。入館時需查驗健康碼和行程碼並測量體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