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潘集區的謝溝過去污染嚴重,乳白色的水體通過謝溝涵排澇站流入淮河。今年2月初,在謝溝涵排澇站東北側,水體經取樣檢測顯示,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含量超地表水III類標準。省環保督察暗訪組發現後,要求潘集區對環境污染問題進行整改。
6月14日,記者在潘集區祁集鎮發現,謝溝涵生態環境問題已進行集中整治,溝內的水草及漂浮物等垃圾已清運,水體也變得清澈,清理出的淤泥沿溝北堆成一條東西走向的4米寬便道。
“我們在環境整治中動用大型挖掘機,對溝底淤泥進行徹底清理,並向下挖掘至溝底板土,同時又向北拓寬1米,依此標準,從西向東一直清理到與平圩鎮接壤處,清理總長300余米。”祁集鎮鎮長李軍向記者介紹,在對水體進行集中清淤整治的同時,該鎮還拆除了與平圩鎮接壤的3間廢棄房屋,建築垃圾外運後重新整平場地。
記者來到平圩鎮,發現對謝溝涵造成污染的當地2家養殖場、3家豆腐作坊已被取締。該鎮黨委書記李祥全告訴記者,他們對謝溝涵上游及小米溝全長1600余米的溝塘進行全面清淤,拆除了沿溝21處旱廁,並對溝兩岸進行復綠。
“省環保督察暗訪組交辦謝溝涵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後,區領導多次赴現場查找原因,及時制定整改方案,區直部門及相關鄉鎮對照方案履行職責,協同推進整治。”潘集區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整改方案要求,潘集區生態環境分局加強了謝溝周邊企業的排查、監管力度,杜絕企業向溝渠排污;區農業農村局對謝溝周邊養殖企業開展排查,指導規範養殖企業排污。
在謝溝污水處理廠,記者了解到,潘集區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處理能力,將該水體納入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幫助提升該段水質。
經過集中整治後,目前謝溝涵周邊水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水質提升,已實現達標排放。潘集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加大日常監管和巡查力度,確保治理成效,絕不能讓污染水體再入淮河。(安徽日報 記者 柏松 見習記者 張彩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