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上午10時,一艘裝運“白色家電”的集裝箱船舶從合肥港國際集裝箱碼頭起航經轉運至上海洋山港,該批貨物共計26標箱,貨值約170萬元。這是合肥港-洋山港運行 “聯動接卸”監管模式後承運的第一批出口貨物,標誌著合肥港-洋山港 “聯動接卸”監管模式的正式落地。
據悉,為保障合肥出口貨物在洋山港的順利轉運,合肥海關通過前期調研並積極與上海海關、安徽省港航集團等部門溝通對接,探索確定了合肥港-洋山港“聯動接卸”監管模式方案。在該模式下,合肥港作為洋山港的延伸,合肥及周邊地區企業通過一體化方式報關的進口貨物,可在洋山港辦理進口放行手續,經駁船轉運至合肥港後直接提離;出口貨物運抵合肥港並辦理報關手續,經駁船從合肥港轉運至洋山港放行後直接搭載遠洋貨輪離境。該模式實施後,一體化通關貨物可以通過“路改水”模式在合肥港-洋山港之間直接運輸,並省略了轉關申報和二次運抵等環節,可大幅縮短進出口貨物整體通關時間,既提高了長三角區域物流運轉效率,也進一步為合肥腹地及周邊企業打通新的物流通道,降低物流成本,有助於營造更好的口岸營商環境。(安徽日報 記者 何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