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蚌埠市為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慧化改造提供真金白銀支持,積極創建智慧工廠,加快推動“千企上雲”,促進工業互聯網建設——“觸網”互聯,賦能“産業強市”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蓬勃興起,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加速融合,工業互聯網成為推動實體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關鍵支撐。處在新舊動能轉換關鍵階段的老工業基地蚌埠市,持續發力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場景應用、5G基站建設等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加快打造共建共享的工業互聯網生態,賦能“産業強市”。
車間數字化 助企降本增效益
6月16日,蚌埠凱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5G數字化車間裏,電氣控制櫃的生産正在有序進行。記者看到,工作人員輕觸操作螢幕,輸入領料需求,一台智慧無人車很快精準選取材料及零部件,自動運輸、配送到生産線指定位置。
“車間智慧化改造之前,採購和生産階段多是人工作業。現在,我們整個生産過程的派工、排産、工作量統計等全部在系統上完成,提高了工作效率,還避免了以往人工干預産生的管理漏洞。”該公司負責人介紹。
2020年初,蚌埠凱盛工程5G數字化車間上線,借助5G技術實施項目採購智慧管理、智慧倉儲管理、生産製造及包裝發運全流程智慧控制和人員智慧化管理,企業節省15%以上的生産成本,降低50%倉庫管理人力成本,生産人員生産效率提高10%至20%,生産計劃完成率和準時率提高20%以上。
“凱盛工程5G數字化車間是蚌埠市工業互聯網加快發展的重要成果之一,去年入選安徽省‘5G+工業互聯網’十大創新應用。”蚌埠市經信局工業互聯網和産業信息化發展科科長楊傑介紹,當前,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有力地促進了實體經濟提質、增效、降本和綠色安全發展。目前,該市已累計創建智慧工廠(數字化車間)131個,其中省級智慧工廠(數字化車間)65個;培育省級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企業18家,培育工信部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範項目6個,培育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企業50戶。
設備“雲運維” 提升核心競爭力
“嘟……”在安瑞科(蚌埠)壓縮機有限公司設備運維中心,壓縮機智慧遠程運維繫統的預警聲響起,運維人員迅速查看電腦上實時監測的數據,並對異常情況進行識別診斷。從運維人員遠程指導到問題處置完成,整個過程僅用了兩個多小時。而在以前,企業需要派人趕赴現場處置,花費大量時間。
“發出預警的這臺天然氣壓縮機遠在山東省濱州市,安裝有20多個傳感設備,可以實時採集壓力數據、溫度數據等,接入我們的智慧遠程運維繫統,實現設備‘上雲’、智慧運維,即使相距千里,也能為設備産品安全運行保駕護航。”該公司技術中心負責人尹維俊告訴記者,作為國內壓縮機行業重點骨幹企業,近年來在政府的支持下,企業依託物聯網技術等率先探索建立壓縮機智慧遠程運維工業互聯網平臺, 實現設備産品的在線監測、遠程升級、遠程故障診斷,有效提升了設備維保和管理效率,降低了設備維保費用與備件成本。
“以前是賣産品,現在賣‘産品+智慧運維服務’,進一步拓寬後市場業務範圍,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尹維俊説。企業申報的壓縮機(裝備)物聯網系統創新應用項目成功入選工信部2021年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領航應用案例。目前,該公司後市場智慧運維業務已覆蓋國內20余個省份,2021年後市場業務收入突破3000萬元。
政策支持不斷升級加碼。蚌埠市出臺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實施意見,實施支持5G發展培育數字經濟新動能的若干政策,推出蚌埠市加快推動工業互聯網發展實施方案,明確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施工路線圖。2021年以來累計爭取省、市各類相關項目資金約7300萬元,為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慧化改造提供真金白銀支持。目前,全市建成和開通5G基站3347個,實現市區和縣城5G信號連片覆蓋,為工業互聯網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搶佔“智”高點 加快推動“千企上雲”
6月初,蚌埠市政府邀請羚羊工業互聯網平臺開展培訓、調研和座談活動,就城市智慧大腦建設、政策免申即享系統建設、成立工業互聯網學院相關合作事項開展研討。目前,蚌埠已有120余家規上工業企業完成羚羊工業互聯網平臺註冊應用。
中小企業因資金不足、自身技術水準不高等問題,在數字化轉型中存在“不會轉、不敢轉”的顧慮。為了讓中小型製造企業在工業互聯網大潮中不掉隊,蚌埠市加強與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青島檬豆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工業互聯網建設服務商交流合作,利用産業聯盟、政策宣講會、講座交流會等平臺,在全市工業企業中推廣信息化建設和數字化轉型服務,不斷豐富工業互聯網服務能力建設。
去年以來,蚌埠市先後舉辦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專題研修班、安徽省“工業互聯網巡迴大講堂”蚌埠專場活動,培育企業管理人員工業互聯網思維、技術人員工業互聯網專業化能力。“我們還支持和指導駐蚌高校、職業院校加強工業互聯網相關學科建設,與企業共建實驗室、實訓基地;組織實施一批産學研項目,鼓勵工業互聯網服務商面向重點行業與典型場景,研發和推廣整體解決方案和創新産品;依託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總院等打造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引領上下游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楊傑説。
依託中國(蚌埠)傳感谷,蚌埠引入工業互聯網關聯企業,加快打造智慧感測器和軟體配套産業集聚區。目前,傳感谷公共服務平臺及示範線項目、智慧物聯網與晶片篩測項目、環境監測核心産品製造基地項目等簽約落戶傳感谷,總投資103.9億元。車用感測器生産製造項目、億科電子車用感測器生産製造項目等7個項目在談,計劃總投資38.85億元。
“當前,我們正結合‘雙招雙引’,加快推動‘千企上雲’,努力匯聚各類工業互聯網生態企業,逐步構建上下游協作體系,形成産業集聚和産業鏈,爭取在新賽道上搶佔‘智’高點,為傳統産業轉型升級築勢賦能,助推工業經濟高品質發展。”蚌埠市經信局負責人説。(安徽日報 記者 孫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