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龍頭企業培育、重大平臺建設、領軍人才引育、種業之都佈局優化、種質資源收集保護等五大計劃,到2024年,初步形成“種業之都”基本框架……近日,合肥市印發合肥《種業之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根據行動計劃,合肥將力爭到2024年,選育具有接近或達到國際一流水準的突破性品種10個以上;全市種業銷售額突破150億元,躋身全國前三強,新增上市種業企業2家以上。
培育龍頭企業打造知名品牌10個以上
根據行動計劃,合肥將聚力培育種業行業領頭雁,鼓勵荃銀高科、豐樂種業、皖墾種業等重點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到2024年,荃銀高科等進入全球種業10強,豐樂種業、皖墾種業等分別進入全國5強、10強,富煌三珍等成為水産良種領軍企業。打造種業知名品牌10個以上。
打造種業上市公司合肥板塊,到2024年新增上市種業企業2家以上,總數穩居全國省會城市前列。合肥將推動皖墾種業、江淮園藝、安徽國豪、豐大種業等種業企業上市,量身定制上市輔導服務。
在加強種業國際合作方面,合肥將積極對接拜耳等國際種業巨頭,爭取在合肥設立區域性中心;努力引進施爾豐等全球食用菌菌種生産巨頭,提升菌物生産、銷售市場競爭力。
重大平臺建設爭創種業國家重點實驗室
在重大平臺建設方面,合肥將爭創種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種業新型研發機構,創建種子品質檢測公共服務平臺。
合肥將依託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支持先正達集團作物科學(合肥)創新中心、安徽省生物育種技術研究平臺、合肥智慧育種加速器,單獨或聯合爭創國家重點實驗室。
與此同時,合肥將支持種業龍頭企業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聯合創建安徽省水稻、小麥、玉米三大種業技術創新中心和中國菌物創新研發中心,遴選條件成熟的創新(研發)中心申報新型研發機構。
領軍人才引育集聚種業戰略性人才團隊
種業振興需要培養創新型人才。根據行動計劃,合肥將依託中國菌物谷,引進菌物領域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利用種業重大科技創新平臺,積極爭取引進種業領域院士1~2人;建立和完善院士工作站5個以上,集聚種業戰略性人才團隊。
合肥將鼓勵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種業企業引進種業領域海內外高層次科技人才,創建高層次團隊3~5個,聚力解決種業“卡脖子”問題。支持種業高層次科技人員到企業兼職兼薪,帶成果和帶項目創辦、領辦企業。支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研發團隊實施種業科技成果轉化轉讓,加速科技成果孵化、轉化和産業化。
此外,合肥將積極引進和培養具有全球視野、懂經營、善管理、敢開拓、勇創新的種業領航企業家。到2024年,培養國家級領軍人才2人以上,省、市級領軍人才20人以上,高級人才50人以上。
種業之都優化佈局引進全球菌物頭部種業企業
根據行動計劃,未來幾年合肥將打造“雙谷”創新引擎,建設“二園”産業集群,推動“兩中心”協同發展,構建“N基地”支撐體系。
據介紹,合肥將打造數字育種産業互聯網,並爭創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依託中國菌物谷院士團隊研發和産業化創新的優勢,將合肥打造成國內領先的食藥用菌高端産業集聚地。到2024年,在合肥智慧農業谷孵化科技型涉農企業不少於20家,中國菌物谷引進全國乃至全球菌物頭部種業企業5家以上。
在産業集群方面,合肥將打造以水稻為重點的廬江郭河現代種業産業園、以瓜菜、小麥為重點的長豐吳山種業産業園。
此外,合肥還打造環大蜀山種業創新中心,致力培育突破性新品種;打造巢湖流域種糧一體化示範服務中心。
種質資源收集保護收集保存農業種質資源400份以上
農業種質資源是種業原始創新的物質基礎。合肥將支持省農業種質資源中心庫建設,創建中國菌物種質資源庫,開展地方特色種質資源收集保護。
根據行動計劃,合肥將全力配合安徽省農科院加快推進種質資源中心庫項目建設,確保2024年建成並投入使用。在長豐縣創建全球首個收藏量最多、標準最高的菌物種質資源庫。到2024年,全市新收集保存主要農作物、畜禽水産等農業種質資源400份以上。(合報全媒體記者 周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