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可作為合肥市高標準農田的樣板工程進行推廣。”日前,安徽省農業綜合開發局調研組在長豐縣義井鎮曹崗村、陶樓鎮陳祠村調研時,對當地高標準農田建設給予高度評價。
“去年,智慧農業谷平臺為長豐縣開展了測土配方施肥檢測及大數據分析建模服務。”長豐縣農業農村局一工作人員介紹,2021年,長豐縣完成了近兩千個測土配方施肥土壤取樣、施肥調查等工作。根據檢測結果繪製全縣pH值、有機質、全氮等15個參數的肥力分佈圖,指導農戶精準配方施肥。
長豐縣還開展了水稻“印刷精播自動擺盤”“缽苗育插秧”等“機器換人”新技術試點,畝均節約人力、肥藥成本50元,單産提高60公斤、增效200元。據介紹,“水稻印刷精播自動擺盤”技術,實現雜交稻單粒播種成苗,有效節約了用種量。
“我縣小麥赤霉病及‘一噴三防’‘四個一’防控經驗已在全省推廣。”長豐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一負責人介紹,收割前,長豐全縣137家植保組織、402架植保機械共完成有第三方監管的60多萬畝次的小麥赤霉病及“一噴三防”防控任務。其中,小麥病蟲害全年統防統治面積達107萬畝次,統防統治覆蓋率達85.7%。(安徽日報 記者 許根宏 通訊員 王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