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匯聚向上向善力量 共建共享網絡文明
來源:安徽日報  |  2022-06-29 11:00:53

  原標題:匯聚向上向善力量 共建共享網絡文明—— 安徽省推動網絡文明建設綜述

  “向院士致敬!向院士學習!”“心懷‘國之大者’,打造‘國之大材’!”……日前,安徽日報微信公眾號推出《走近院士》系列報道,收穫網友熱情點讚。從《楊善林:科研、教學、走路,一個都不能少》到《袁亮:唯有“躺平”不可原諒》,再到《彭壽:你的手指正劃過我的超薄玻璃》,一位位院士用通俗話語解釋高深理論,妙語連珠講述追夢故事,在網上點燃科技“追星”熱。

  近年來,安徽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網絡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將推動網絡文明建設作為加強互聯網建設管理的重要內容,著力加強網絡空間思想引領,大力弘揚先進網絡文化,強化網絡空間道德示範,堅決維護良好網絡生態,匯聚網絡文明建設合力,推動網絡文明理念蔚然成風、深入人心。

  高舉旗幟,築牢網絡陣地

  “鄉村紅燭”葉連平堅守講臺的恒心,小崗村民領到土地確權證的開心,各民族團結奮鬥共同築夢的同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光明前景的信心……省委網信辦推出的100秒時政類短視頻《初心》,通過“恒心、開心、同心、信心”四個關鍵詞,生動展現共産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不到3天時間,全網播放量達3000萬次,點讚留言量超20萬次。

  近年來,安徽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網絡內容建設,加快實現主力軍全員全程全心挺進主陣地,做強做優重大主題宣傳,讓黨的創新理論通過互聯網“飛入尋常百姓家”。

  從安徽新聞網到中安在線,我省在建強“學習強國”安徽學習平臺、“學習安徽”等網上理論陣地的同時,依託主流新聞網站,打造“宛言”“徽評”“江淮微評”“徽喜鵲漫評”等網評欄目,運用網民喜聞樂見的方式,把科學的理論講透徹,把深刻的思想講鮮活,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地生根、入腦入心。從“網聚美好安徽”到“五大發展瞰安徽”,安徽省策劃一系列主題活動,全景展現全省上下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的生動實踐。尤其圍繞疫情防控、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安徽省開展“疫情擋不住溫情”“鏡頭中的脫貧故事”等活動,全省各網絡媒體和廣大網民,用鏡頭記錄奮鬥的感人瞬間,講述最美的一線故事,營造了良好的網絡輿論氛圍。

  文化滋養,扮靚網絡空間

  “這盛世如你所願,我要唱給你聽!”2021年,在慶祝黨的百年華誕之際,省委網信辦推出主題MV《唱給你聽》,一群孩子聚集在延喬路上,用優美的歌聲向革命先烈深情告白,奏響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網絡強音。作品上線不到3天,各平臺播放量超4100萬次,點讚和互動量為240余萬次。

  近年來,安徽省堅持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積極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數字化網絡化傳播,在厚植徽風皖韻的價值內涵中增強安徽文化認同感影響力,用先進文化滋養網絡、滋養人心。

  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省委網信辦牽頭舉辦“禮讚70年‘益’起‘徽’更好”網絡正能量作品系列徵集活動,徵集推出“70你最美”主題圖片、“70年70變”主題短視頻等作品7000余件,話題總點擊量突破9億次。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省委網信辦聯合省委宣傳部、省委黨史研究院等單位,開展慶祝建黨百年網絡文化季系列主題活動,徵集黨史故事音頻、圖片、短視頻等作品超2.1萬件,網上點擊量7.4億次。從春節、清明到端午、中秋,我省每年圍繞傳統節日,開展形式多樣的“網絡中國節”線上線下系列主題活動,策劃推出一批具有安徽特色的網絡文化産品,不斷豐富和活躍全省網絡文化氛圍。

  道德引領,壯大網絡能量

  打開安徽網或“大皖”客戶端的公益頻道,一項項重要公益活動振奮人心,一個個典型公益人物引領風尚。新安晚報于2020年啟動“公益頭條”項目以來,在線上線下召集了200余家公益組織和愛心單位,隨時為需要幫助的人提供志願服務,形成強大的公益力量。

  近年來,安徽省在網絡空間全面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持續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不斷提升網絡空間道德建設水準。

  從時代楷模到道德模範,從最美人物到優秀志願者,全省網絡媒體廣泛宣傳先進典型的光榮事跡,在全社會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德行天下的濃厚氛圍。建設“皖若春風”安徽特色思政品牌,創新開展“政法英模先進事蹟報告”雲展播,全省3年來舉辦30余場次雲上思政課,網上受眾超過1200萬人次。“戰疫助農”活動,刷新全國單次直播助農活動直接銷售額紀錄;“徽常好物”網絡消費幫扶公益平臺,免費推介全省各地優質特色農産品和鄉村旅遊景點,一個個公益活動和項目唱響助農增收曲,壯大網絡正能量。

  唯有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才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期盼。近年來,安徽省加強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建設,統籌涉網管理部門行政執法資源,打出網絡空間治理“組合拳”。從“‘飯圈’亂象整治”到“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再到“互聯網用戶賬號運營亂象專項整治”,省委網信辦瞄準網絡生態頑疾重拳出擊,為廣大網民營造良好的網絡生態環境。(安徽日報 記者 張理想)

編輯:劉旭東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