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清水還復來——沙湖污染防治取得顯著成效
來源:寧夏日報  |  2022-07-04 10:14:53

一湖清水還復來——沙湖污染防治取得顯著成效_fororder_截屏2022-07-04 09.03.42

沙湖景致美如畫。 寧夏日報記者 馬楠 攝

  7月3日,沙湖導遊高娜帶著十幾名四川遊客,體驗沙湖的生態旅遊魅力。流連處,金沙碧水、蘆葦搖曳、群鳥鳴叫、魚翔淺底,6個小時過去了,遊客們仍意猶未盡。

  眼前的沙湖與6年前相比有天壤之別。

  沙湖是寧夏境內面積最大的自然湖泊,是碧水、沙山、蘆葦、飛鳥、遊魚等生態自然景觀融為一體的“塞上明珠”。

  2016年,受蒸發量大、水生態系統退化等因素影響,沙湖生態嚴重惡化、水禽魚類劇減、水質下降。“那幾年,沙湖水不再清亮,氣味也不好聞,遊船行駛中水面會泛起泡沫,死魚現象頻繁發生。”高娜回憶。

  當年9月,沙湖因劣V類水質被中央環保督察組點名要求整改。

  “中央環保督察組的‘點名’,給了沙湖重生的機會。”寧夏沙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梁楠感慨。2017年以來,寧夏斥資3.2億元實施了一系列生態修復工程,讓沙湖實現了從劣Ⅴ類水質到Ⅲ類的嬗變,讓沙湖的生態鏈得以恢復。

  沿著沙湖東岸一路前行,記者注意到有一條長約13.2公里的水溝將附近的農田和沙湖隔開。“這是條隔離溝,主要為了阻斷外來污染源。”梁楠告訴記者,推進水質治理,找準水質惡化的原因是前提。寧夏農墾集團聯合自治區生態環境廳,邀請區內外生態環境、水利等方面的專家把脈會診,多次聯合相關部門深入沙湖實地排查,摸清沙湖水質惡化原因。經排查,沙湖水質惡化主要是生態補水不足、水體流動不暢、人為活動影響加劇、水生態系統退化等根源性原因所致,沙湖鳥島周圍、運河、老漁場及105戶村民居住的前進農場11隊等4個區域污染物含量比較高。為阻斷外來污染源,沙湖公司決定開挖隔離溝,將105戶村民和養殖戶遷到隔離溝外,將養殖污染、農業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源拒之湖外。

  為了徹底消除沙湖劣Ⅴ類水質,自治區黨委主要領導親自挂帥,持續督辦沙湖水質改善工程。寧夏回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水利廳和石嘴山市幫助指導實施沙湖補水和湖水凈化內循環人工濕地、恢復沙湖生態功能的水生植物補種等工程措施,寧夏農墾集團委託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等國內水環境治理科研院所、監管部門等,聯合製定綜合治理方案,對沙湖實行隔離污染、清理污染物、種植水生物、實現水循環、環境大整治等治理措施。

  2018年10月11日,對於沙湖人是個銘記在心的日子。當天,沙湖公司發出閉園停業的通知。

  “當時的想法就是以背水一戰的決心來落實中央環保督察整改,讓沙湖生態得到徹底的修復治理。”梁楠説,閉園的100天裏,沙湖公司不講條件、不計成本,對長年淤積在湖底的淤泥進行徹底清運。

  為了做到治標又治本,結合專家的治理方案,沙湖公司通過清淤工程治理沙湖東側排水溝13.02公里,沿沙湖南側、西側開挖13.2公里防滲隔離溝,配套建設環繞湖面植被緩衝帶,有效隔離農田退水、養殖廢水等外部污染進入沙湖;利用6000畝濕地建設氧化塘,將湖水經過三級氧化、凈化後再回流入湖,提升沙湖水域流動性;新建320畝沉砂池,對220畝老沉砂池清淤擴容,通過沉砂池將湖水充分“過濾凈化”;沙湖南北兩岸污水處理廠全部完成提標改造;沙湖周邊2.3萬畝區域實施了退漁還湖、退耕還濕,全面禁止人工養殖和耕種。

  一項項綜合治理舉措落地,沙湖水澄清凈化能力明顯提升。沉水植物面積增加,水生植物恢復多達十余種,鳥類品種從100余種增加至210多種,魚類種群數量已恢復至20余種。良好的生態環境讓沙湖景區從“兩季遊”轉變為“四季遊”,實現了經濟和環保效益雙贏。

  “經過持續監測,沙湖水質不僅實現穩定達標,部分污染物指數還在繼續優化。”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説,今年,寧夏沙湖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從全國133個申報案例脫穎而出,成功入選國家生態環境部首批美麗河湖案例提名案例。未來3年,寧夏將以沙湖為核心,實施農墾大沙湖區域生態環境導向開發項目,打造大沙湖“山水林田湖草沙”全生態元素體驗目的地和休閒、運動、康養旅遊目的地,打造爆款旅遊産品,點亮沙湖經濟。

  這一場生態治理修復的硬仗,讓美麗的沙湖煥發新生,一湖清水還復來!

編輯:郭建國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