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看老鄉】平涼靜寧:特色産業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來源:中國甘肅網  |  2022-07-28 09:32:13

  靜寧縣曹務鎮永豐村有一片人們並不熟悉的“莊稼”,整整齊齊地長在水田裏,墨綠色的葉子尖尖的,修長窄小,鬱鬱蔥蔥,在微風中綠浪翻滾,長勢喜人。 這是靜寧縣首個茭白種植基地。茭白一般在春季播種,秋季收成,只要水分充足,長勢都特別好,畝産量可達到4000斤以上。

【平涼】【小康路上看老鄉】平涼靜寧:特色産業助力農民增收致富_fororder_1

  永豐村村民陳平返鄉創業後,引進了江西一家現代農業發展公司到靜寧縣發展茭白産業。村裏為基地以解決水和土地問題,通過發展産業,壯大村集體經濟。

  新作物的到來讓村民們有了疑慮,不會種怎麼辦?為打消顧慮,該農業公司從育苗到種植、管理提供了“一條龍”的技術指導。對農民最關心的“賣給誰?”“能賣多少錢?”這些關鍵問題,該公司與農戶簽訂了訂單銷售協議,按茭白的品質以2-6元不等的價格收購,也就是保底價每斤2元。

  有了這顆“定心丸”,合作社和群眾的種植積極性也提高了,現在永豐村的茭白種植規模已達到500畝。

【平涼】【小康路上看老鄉】平涼靜寧:特色産業助力農民增收致富_fororder_2

  李建民是第一批種植茭白的村民,他認為茭白不僅收益好,而且它的全身都可以利用,可以説是渾身是寶。茭白的莖可當菜吃,稈可用作草料喂牛,根可用作來年的苗子,沒一點浪費。同時在他的帶動下,親朋好友也紛紛開始種植茭白。

  “當時種的時候我還不相信這個東西能掙上錢,結果從去年後半年收了以後,一畝大概是八千到九千塊錢,我種植三畝地,去年純收入了兩萬七千多塊錢,今年又種了十幾畝。”李建民説

  茭白種植基地採用的是“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種植模式,部分農戶自己種植,另一部分農戶通過向公司或合作社流轉土地,可以獲得每畝450元的流轉費和每天150元左右的務工收入,解決了土地撂荒問題的同時增加了群眾收入。合作社經營,更是解決了村集體經濟收益問題,而農戶則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

【平涼】【小康路上看老鄉】平涼靜寧:特色産業助力農民增收致富_fororder_3

  正在公司的種植基地進行除草的劉世錄説道,“空閒時間來茭白基地打工掙錢,一天掙著一百五六十塊錢,能補貼一部分家用,離家也近,十分的方便,對我們來説真的好。”

  近年來,曹務鎮不斷探索發展産業路子,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産業來增加群眾收入,同時結合“歸雁工程”,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發展項目提升經濟發展,茭白項目也是該鎮的首項歸雁工程碩果,通過茭白種植,今年永豐村村集體經濟收益預計能達到10萬元左右。

  通訊員 杜敏娟 李芳艷 代祥峰

編輯:王奇英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