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屏邊:技術支撐荔枝飄香
來源:雲南日報  |  2022-08-18 09:27:58

  原標題:品牌賦能技術支撐 屏邊荔枝飄香

紅河屏邊:技術支撐荔枝飄香_fororder_4d0

採摘荔枝 雲南日報通訊員 趙俊 攝

  20世紀90年代,屏邊苗族自治縣從廣東省引進“妃子笑”荔枝品種嘗試種植,經過30多年的探索和研究,目前荔枝種植面積已達4.58萬畝,面積和産量均位居我省第一。2021年,屏邊縣荔枝産量達1.2萬噸,實現産值1.7億元,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産業。

  有了良好開局,如何投身藍海?當地黨委、政府作出了“用産業帶動品牌,品牌擴大市場”的決策。今年6月,屏邊舉辦發佈會,正式對外推出“雲端屏邊”生態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和“屏邊荔枝”品牌,亮出“雲端山泉荔枝”品牌名,喊出“美荔屏邊,甜上雲端”的口號,力爭將“屏邊荔枝”打造成為有辨識度的品牌。

  陳厚彬是我國荔枝龍眼産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從2013年第一次來到屏邊,他目睹了該縣大力發展以荔枝為主的種植業“十百千”工程的過程。他表示,未來將在機械化、數據化、智慧化種植等方面做出更多嘗試,同時研究、推廣採後保鮮與深加工技術應用,通過引進更多新品種和向高海拔區域拓展,結合屏邊立體氣候優勢,科學合理規劃高、中、低海拔及早、中、晚熟品種,拉長産品銷售週期,實現産業增效。

  據介紹,在當地多個職能部門支持下,2020年,國家荔枝龍眼産業技術體系聯合全體專家在屏邊建設了荔枝龍眼枇杷試驗示範基地,引進新品種,採用綠色生態種植和精細化技術管理模式。種植第二年,少量植株開始挂果,初步表現出晚熟和優質的效果。“未來屏邊荔枝種植規模還可適度擴大,並在機械化、智慧化種植等方面做出更多嘗試。”陳厚彬説。

  屏邊荔枝産業在發展中也曾一波三折,其中有技術局限,也有種植規範難題。為解決這些問題,屏邊縣成立了陳厚彬專家工作站,進行大量技術攻關,探索研究出“樹冠立體修剪、雙刀螺旋式環剝控梢、花穗去強留弱”等核心技術,編制了《屏邊縣妃子笑荔枝標準化種植技術規程》等,形成一套完整的栽培管理技術。如今,屏邊荔枝早結高産優質安全栽培管理技術日趨成熟,獨創的妃子笑栽培管理技術可以使頭批花坐果率達到80%以上,達到國內先進水準。以企業為龍頭,卡口基地、黃果地基地為示範樣板,帶動玉屏、灣塘、白河三個鄉鎮荔枝産業健康快速發展,“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取得成功。

  經過多年的佈局與努力,屏邊荔枝彰顯出品質優勢。2017年、2021年屏邊妃子笑荔枝送樣參加國家荔枝龍眼産業技術體系和全國荔枝示範園聯盟主辦的全國優質荔枝擂臺賽,均榮獲金獎。

  “通過構建特色鮮明、價值清晰、形象統一的品牌標識,將引領促進各産業抱團、集群發展,促進屏邊生態産品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提升。”這是屏邊縣委書記宋文輝對屏邊荔枝産業發展的認知,也是該縣各産業鏈及職能部門多年來的共識。近年來,屏邊在荔枝品牌建設方面創出亮點:全縣註冊荔枝商標16個,授權專利4項。2018年“屏邊荔枝”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隨著“雲端山泉荔枝”品牌名和“美荔屏邊,甜上雲端”品牌口號的推出,將有效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也為屏邊縣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打下堅實基礎。(雲南日報記者 葉景 馬喆)

編輯:張科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