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 瀘西高原梨暢銷
打包瀘西梨 雲南日報記者 黃翹楚 攝
7月中下旬以來,瀘西縣的高原梨陸續進入成熟採摘期,位於午街鋪鎮內彌瀘公路旁的交易市場裏,一輛輛滿載新鮮梨子的農用三輪車和小貨車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在這裡完成交易,發往國內外市場。
市場西側的一座交易棚內,收購商劉老三正忙著指揮工人對鮮梨進行分揀、過磅和裝車,“這些貨將發往越南市場,基本當天發貨,次日就能到達。”
劉老三是午街鋪鎮鳳舞村委會圭落哨小組村民,在瀘西從事水果生意已有20年,主要銷往越南市場,賺的就是從收購到出口這一段的差價。“瀘西的高原梨規模大、品質好、采收期長,基本從7月一直能收到9月中旬,現在這段時間售賣的品種主要是早白蜜,很受越南市場歡迎。”他笑呵呵地説,“一年下來要交易1000多噸,能有20萬元左右收入。”
毗鄰的交易棚內,來自貴州興義的收購商葉小傑也忙個不停。對瀘西高原梨的品質,他連連點讚:“我們那邊很認可瀘西梨的品質,每年這一段時間我都要發回去幾百噸貨,去年一個多月下來就賺了4萬元。”
市場商販的口碑,印證著瀘西高原梨産業蓬勃發展的現狀。
依託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交通區位、土壤光熱等資源稟賦優勢,瀘西縣30多年來,通過政府扶持引導、創建示範基地、推廣優良品種、引進創新栽培模式、普及推廣標準化技術、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打造知名品牌、鼓勵規模經營等措施,將水果産業作為全縣農業産業結構調整中的重點並予以大力培育和扶持。該縣逐步發展成為雲南省優質水果的重點産區,尤其是高原梨的種植規模、總産量、産值均位居全省第一。
據介紹,瀘西高原梨在2001年註冊了“雲露”牌商標,2014年獲國家地理標誌農産品稱號,2008年、2016年兩度斬獲雲南名牌農産品稱號,2015年獲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農産品交易會組委會有較強影響力的果品區域公用品牌,2016年獲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農産品交易會組委會全國名優果品區域公用品牌,2021年成功申報為國家級“名特優新”農産品。
截至2021年,瀘西高原梨種植面積已發展到15.21萬畝,産量19.9萬噸,産值5.59億元,主要品種為早白蜜、早酥、美人酥和雪花,産品佔據了省內大部分市場,並遠銷上海、貴州、廣東、廣西等省區市,以及越南、泰國、緬甸等國外市場。
“目前高原梨産業初步形成了區域特色鮮明、比較優勢突出、産業規模較大、産業鏈條完整、經濟效益明顯、特色品牌響亮的特點,成為了市場競爭力強的主導産業和縣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總結高原梨産業取得成功的原因,瀘西縣政府相關負責人説,“一是重視外引內培,創造寬鬆的經營環境,切實保護廣大客商合法權益,積極外引水果行銷企業客商、扶持培育本地經銷商,發動全縣力量共同做好産品流通工作。二是嚴格按照《無公害食品瀘西高原梨技術規程》組織生産銷售,確保産品品質安全。三是依託瀘西高原梨協會、瀘西縣雲露果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推行‘統一物資採購、統一包裝、統一品質、統一品牌’及産品品質安全追溯的經營模式。”(雲南日報記者 饒勇 黃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