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中國這十年·內蒙古”主題新聞發佈會舉行
來源:人民網  |  2022-08-22 17:11:55

  人民網呼和浩特8月22日電(富麗娟、實習生白虎桭)8月22日上午,中國共産黨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中國這十年·內蒙古”主題新聞發佈會在呼和浩特市舉行。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孫紹騁,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王莉霞出席發佈會,全面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內蒙古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變化和取得的顯著成績,並回答記者提問。發佈會由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新聞發言人,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鄭宏范主持。

中共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中國這十年·內蒙古”主題新聞發佈會舉行_fororder_1

8月22日,中國共産黨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中國這十年·內蒙古”主題新聞發佈會在呼和浩特舉行。袁永紅 攝

  孫紹騁在主題發佈時説,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深情牽掛內蒙古各族人民,先後2次到內蒙古考察,連續5年參加全國人代會內蒙古代表團審議,叮囑我們積極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品質發展新路子,把內蒙古建設成為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國家重要農畜産品生産基地、我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總書記的諄諄教誨和殷殷囑託,為新時代內蒙古發展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強大動力。十年來,全區上下守望相助、感恩奮進,推動各項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全區地區生産總值從剛剛邁入萬億元門檻到去年底跨過了2萬億元大關,人均GDP從4.2萬元增長到8.5萬元、居全國第十位,保持了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穩定、邊疆安寧的良好局面。

  孫紹騁説,厚植“北疆綠”增色“中國藍”,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日益牢固。內蒙古有兩道長城,一道是古人給我們留下的萬里長城,另一道是我們正在打造的祖國北疆萬里綠色長城。內蒙古橫跨“三北”,有草原13億多畝、佔全國的22%,森林近4億畝、佔全國的12%,濕地5700多萬畝、佔全國的16%,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均佔全國的近1/4。保護好這裡的生態環境,是內蒙古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內蒙古對國家最大的貢獻。

  十年來,內蒙古堅持不懈保生態、治污染、促轉型,讓廣袤草原“帶薪休假”,在興安林海“挂斧停鋸”,對重點沙漠“鎖邊治理”,累計營造林1.22億畝、種草2.86億畝,年均防沙治沙1200萬畝以上,規模均居全國第一,全區草原植被蓋度和森林覆蓋率分別由40.3%和20.8%提高到45%和23%,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持續減少,沙塵暴天數由每年4.9天減少到0.6天。

  今天的內蒙古,不僅給北方地區披上了風沙的“防護服”,還為全國人民打造了超級“碳庫”和純凈“氧吧”,京津“風沙源”變成了首都“後花園”。

  孫紹騁説,溫暖千座城、點亮萬家燈,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盡顯擔當。內蒙古是一個有溫度的地方,過去鄂爾多斯羊絨衫“溫暖了全世界”,現在鄂爾多斯的能源溫暖了大半個中國。當然不止是鄂爾多斯,內蒙古還有不少地方“煤從空中走,電送全中國”;而且不止是盛産煤電,內蒙古因為“風”“光”無限好到處都是綠能涌動。

  十年來,內蒙古大力發展現代能源經濟,電力總裝機達到1.56億千瓦,外送電能力達到7000萬千瓦,外送電量連續17年領跑全國,累計生産煤炭98.9億噸、外運59.3億噸,發電4.9萬億千瓦時、外送1.8萬億千瓦時,建成了全國最大的煤電、煤化工基地。新能源裝機達到5600萬千瓦、佔電力裝機比重超過1/3,新能源發電量達到1191億千瓦時、居全國首位。稀土就地轉化率提高到75%以上,包頭稀土鋼軌為全國近四成的高鐵鋪上了優質“跑道”。這兩年,全國煤電供應緊張,內蒙古堅決扛起能源保供的重大責任,僅鄂爾多斯一個市就完成了國家交付的18個省煤炭保供任務,這就是內蒙古的擔當。

  孫紹騁説,種好“塞外糧”、豐盛“中國碗”,國家重要農畜産品生産基地聲名遠揚。當“舌尖上的中國”還沒有風靡開來的時候,內蒙古大草原的味道就已經香飄萬里。內蒙古是全國5個耕地保有量過億畝的省區之一,也是國際公認的優質畜牧區、黃金奶源帶。

  十年來,內蒙古大力發展現代農牧業,打造形成奶業、玉米2個千億級和肉羊、肉牛、馬鈴薯、向日葵等10個百億級産業集群。産糧上,內蒙古糧食産量連續4年突破700億斤、排全國第六位,每年有一半以上的糧食調往區外。養畜上,草食牲畜存欄突破7000萬頭只,羊肉、牛肉、牛奶、羊絨産量分別約佔全國的1/5、1/10、 1/5、1/2,伊利和蒙牛雙雙挺進全球乳業十強,分別位居第五位和第七位。現在,內蒙古已成為國家重要的“奶罐”“糧倉”“肉庫”“絨都”,“名特優新” 農畜産品總數位居全國第一,“蒙字號”産品暢銷全國各地,受到廣泛好評。

  孫紹騁説,服務雙循環、聯通內與外,我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活力彰顯。不少人一想到內蒙古,就覺得很遙遠、很閉塞,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內蒙古地處邊疆,但並不邊遠、更不封閉。講“不邊遠”,是説內蒙古本來就是京畿近地、臨近國內中心市場,“北京向西一步,就是烏蘭察布”;講“不封閉”,是説內蒙古自古就有開放的基因,歷史上就是“草原絲綢之路”和“萬里茶道”的重要樞紐和通道,今天更是中蒙俄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門戶。

  十年來,內蒙古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全面加強區域協作,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全區鐵路運營里程從9400多公里增加到近1.5萬公里、居全國第一,新增公路里程4.9萬公里、與周邊八省區的高等級公路全面打通,民用機場由15個增加到43個,呼包鄂烏和赤峰、通遼等地已經融入首都2.5小時“通勤圈”。累計引進國內(區外)資金到位2.9萬億元,佔全區投資的比重由26.8%提高到43.5%。對外開放口岸由12個增至20個,過境中歐班列由2013年的3列增加到去年的6100多列,始發中歐班列由2016年的30多列增加到去年的300多列,滿洲裏、二連浩特口岸進出境中歐班列均累計突破萬列大關,邊境陸路口岸貨運總量居全國首位。

  回看新時代的這十年,內蒙古聯通內外的“交通網”越織越密,區域協作的“關係網”越擴越大,在“一帶一路”上的“朋友圈”越來越廣。借此機會,內蒙古也誠邀更多有識之士前來內蒙古投資興業,我們一定全力打造良好營商環境,讓廣大客商投得放心、幹得舒心、賺得稱心。

  孫紹騁説,守好“北大門”、建好“護城河”,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更加穩固。“北大門”、“護城河”,這是兩個比喻,事實上,這扇“門”可不是一般的大,這條“河”可不是一般的長。8000多裏的邊境線,36萬平方公里的邊境管理區,守好“門”和“河”的責任極為重大、任務極其繁重。

  十年來,內蒙古堅持黨政軍警民合力強邊固防,持續建強“黨委把方向、政府總協調、軍隊當骨幹、警方抓治理、民眾為基礎”的邊防管控力量體系,以聯合黨建打造功能型黨支部、夯實聯防聯控和雙擁共建基礎,探索推行草原110、戍邊警務室、蒙古包哨所、紅色堡壘戶等有效做法,構建起了穩邊固邊的“天羅地網”。守好祖國邊疆的同時,深入推進平安內蒙古、法治內蒙古建設,全區12個盟市全部納入“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群眾對社會治安的滿意度由90.6%提高到98.4%。

  孫紹騁説,由衷感黨恩、堅決聽黨話,“模範自治區”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內蒙古作為“模範自治區”,模範就模範在聽黨的話上。歷史和現實反復證明,正是因為有黨的領導,正是因為聽黨的話,才有了內蒙古自治區,有了內蒙古今天各項事業的興旺發達、各族群眾的幸福安康。

  十年來,內蒙古始終高舉各民族大團結旗幟,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加強和改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健康深入發展,各族幹部群眾由衷地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在黨中央的關心和支持下,內蒙古各族人民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157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同全國人民一道圓了全面小康夢,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6800元增加到34108元,城鄉居民人均居住面積分別達到35.3平方米和32.8平方米、比2012年增加了5.4平方米和7.9平方米,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20.7 平方米、高於全國平均水準近40%,百人汽車保有量居全國第三、僅次於北京市和浙江省,主要社會保障標準均達到或超過全國平均水準。

  孫紹騁説,從嚴治黨、促自我革命,政治生態加快凈化修復。過去一個時期,內蒙古一些地區和領域出現了嚴重腐敗,政治生態受損。十年來,我們堅決扛起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懲貪治腐,反腐敗鬥爭取得壓倒性勝利並全面鞏固。特別是扭住煤炭資源領域違規違法問題“倒查20年”,著力剷除污染政治生態的最大“毒瘤”。截至目前,共查處涉煤腐敗案件789件、1163 人,其中廳局級幹部73人、縣處級幹部286人,挽回國有資産損失608億元,清收煤炭資源299億噸。經過刀刃向內的刮骨療毒和黨內集中性教育的淬煉洗禮,全區政治生態日益清朗,黨風政風持續向好,黨員幹部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孫紹騁表示,草原上有句諺語,看準北斗星,就不會迷失方向。草原上的人們常説,坐在樹下乘涼的時候,要感恩種樹的人。黨的十八大以來這十年,內蒙古各項事業之所以不斷發展進步、取得豐碩成果,最根本的就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在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新征程上,我們將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篤定前行,全力建設好“兩個屏障”、“兩個基地”、“一個橋頭堡”,書寫好新時代內蒙古高品質發展新篇章,把祖國北部邊疆風景線打造得更加亮麗。

中共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中國這十年·內蒙古”主題新聞發佈會舉行_fororder_2

中國共産黨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中國這十年·內蒙古”主題新聞發佈會現場。袁永紅 攝

  發佈會上,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日報、中國日報、農民日報、光明日報、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等媒體記者,圍繞如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築牢祖國北疆生態安全屏障,持續推進新能源建設,走好綠色低碳轉型發展之路,全區深入開展待批項目、閒置土地、沉澱資金、“半拉子”工程、開發區建設五個方面的“大起底”行動,推動農畜産品生産基地優質高效轉型,充分激發幹部擔當作為幹事創業積極性,服務民生加快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等主題踴躍提問,孫紹騁、王莉霞緊扣內蒙古實際,逐一作答。

編輯:張國文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