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逐日 點綠成金——黨的十八大以來內蒙古工業經濟高品質發展綜述
來源:內蒙古日報  |  2022-08-24 10:56:31

追風逐日 點綠成金 —黨的十八大以來內蒙古工業經濟高品質發展綜述_fororder_9DC662FDC1A21010A0F0B549C5901452

  歷史,總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給人們以汲取智慧、繼續前行的力量。

  2011年12月,中國電信集團與自治區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內蒙古首個雲計算項目揭開神秘面紗。

  “2012年信息園著手建設時,這裡還是一片荒地,大風一起,黃沙漫天。”健步行走在“水立方”型的數據中心大樓前,全程參與中國電信內蒙古信息産業園建設的項目主管崔智勇感慨萬千。

  短短10年時間,在和林格爾新區這片熱土,中國移動呼和浩特數據中心、內蒙古高性能計算公共服務平臺、東方超算雲內蒙古超級大腦項目……一個個雲計算項目拔地而起。目前,這裡建成運營、正在建設和洽談推進的數據中心項目已有16個。和林格爾新區已建設成為國內最大的數據中心園區,扮演著國家“東數西算”內蒙古樞紐的重要角色。雲集信息以每秒2000萬億次運算速率直抵用戶端。

  10年滄桑巨變,10年砥礪奮進,內蒙古數據中心的建設史仿佛一部濃縮的內蒙古工業奮鬥史。

  巍巍大青山,滔滔黃河水,見證著內蒙古上下同欲、披荊斬棘、馳而不息推進工業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奮鬥足跡。

  補齊短板:傳統産業提檔升級開枝散葉

  “低起點、高增長,欠發達的基本區情沒有根本改變,産業結構單一、鏈條不長,多數産業處在成長階段,産品初級化低端化特徵明顯,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水準不高。”面對這些工業發展短板,黨的十八大以來,內蒙古作出一系列關乎工業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大決策:以構建多元發展現代産業體系為目標,大力提升資源型産業層次、提高非資源型産業比重,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進一步增強我區工業經濟實力;做好資源轉化增值這篇大文章,著力推動我區産業向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服務化方向發展……

  “內蒙古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品質發展新路子,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主戰場主陣地在工業,重點難點和突破點也在工業。無論是推進經濟轉型升級,還是保持經濟穩定增長,都必須始終把工業經濟擺在突出位置,把實體經濟特別是製造業緊緊抓在手上,讓工業這個‘脊梁’真正挺起來、硬起來。”今年2月21日,全區工業經濟高品質發展大會擂鼓重錘地提出了內蒙古的“工業振興計劃”。自治區政府下發《關於促進製造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的意見》及配套方案,同時出臺了關於煤炭、風電光伏新能源、氫能、新型儲能的4個“意見”,明確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內蒙古推動工業高品質發展的目標任務。

  沿著黨的十八大以來劃定的工業經濟高品質發展“路線圖”,內蒙古各級各部門飽蘸濃墨、奮筆疾書,一幅幅工業經濟昂揚發展的動人圖景徐徐展開——

  今年4月,鄂爾多斯蒙蘇經濟開發區傳來捷報,全球首個零碳産業園——遠景鄂爾多斯零碳産業園一期項目建成投産。

  昔日“一煤獨大”的鄂爾多斯市全力以赴把結構調過來、功能轉過來、品質提上來。如今,鄂爾多斯市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現代煤化工基地,煤炭深加工産業鏈、煤基新興産業鏈水準走進世界前列,“風光氫儲車”産業集群風生水起。

  8月3日,2022第三屆中國鋁工業高品質發展峰會暨鋁産品展會在通遼市霍林郭勒市開幕。霍林郭勒市緣煤而建、因鋁而興,正在傾力打造以延伸産業鏈、攀升價值鏈為目標的千億級綠色鋁基新材料生産基地。

  窺一域而知全貌。放眼全區,各地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圍繞産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佈局産業鏈,推動傳統産業向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方向開枝散葉,點“綠”成金。

  “中國乳都”呼和浩特市走出伊利、蒙牛兩大世界乳業十強企業,乳品産銷研發鏈由國內200多個地市延伸至“一帶一路”沿線及五大洲。

  包頭市建成世界最大的稀土鋼軌生産基地,“一帶一路”沿線70多個國家和國內幾十條鐵路都有“包鋼製造”。

  通遼市成為“中國蒙醫藥之都”,蒙醫藥産品惠及國內多地和“一帶一路”沿線10多個國家和地區居民。

  烏海市及周邊地區利用煤焦化工、氯鹼化工、硅化工等産業集聚優勢,形成全國最大的精細化工産品生産供應基地,擁有較強的市場影響力和話語權。

  阿拉善盟建成世界最大的高端靛藍生産基地,全球每10條經典“藍”牛仔褲,有9條用阿拉善的靛藍劑染成。

  巴彥淖爾市“天賦河套”綠色農畜産品暢銷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

  調整結構:新興産業動能十足風光無限

  逐浪奔涌的時代大潮,不進是退,慢進亦是退。奮進的號音嘹亮,奔跑的腳步鏗鏘。黨的十八大以來,內蒙古牢固樹立和踐行新發展理念,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大力發展現代能源經濟,積極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品質發展新路子,新産業、新動能加快培育,推動工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實現了工業由高速發展邁向高品質發展的歷史性轉變。

  10年來,以進為要,內蒙古工業經濟總量、規模實現新突破。2012年到2021年,內蒙古全部工業增加值從3500多億元增長到7900多億元,年均增長7.2%。其中,製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左右。煤炭産量連續10年穩定在10億噸左右,佔全國總産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外送煤炭、外送電規模居全國首位;

  10年來,以綠為底,內蒙古轉變工業發展方式取得新進展。綠色清潔能源實現大發展、大跨越,風、光並網規模居全國第一,新能源裝機從1610萬千瓦增加到5600萬千瓦,增長2倍多,全區超三分之一的電力裝機和超五分之一的全社會用電量來自新能源,成為全國最大的新能源産業基地;

  10年來,以融為媒,內蒙古數字化轉型、智慧化升級邁上新臺階。移動網絡建設從3G到5G迭代更新、跨越式發展,4G網絡覆蓋率達99.4%,5G基站達到2.5萬座,基本實現盟市、旗縣駐地、重點廠礦園區5G網絡全覆蓋。呼和浩特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聯點開通運營,徹底改寫了我國西部地區數據流量需要通過北京、上海等地長途繞轉的歷史。建成全國裝機容量最大的大數據産業基地,累計建成數據中心32個,伺服器承載能力達到160萬台,“青城之光”、曠世人工智能等多個超算平臺開通運行,創造了中國超算的“內蒙古速度”。

  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北疆大地處處奔涌著創新的活力、發展的動力。日新月異的變化講述著內蒙古工業由“傻大粗”向“高精尖”邁進的嬗變。

  宏圖繪就風帆起,滿懷豪情向未來。踏著喜迎二十大的激越鼓點,內蒙古各族人民正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奮鬥的姿態闊步前行。內蒙古既要按照新的理念發展好“羊煤土氣”,也要抓住新能源發展的契機“追風逐日”,全力打造全國新能源産業高地,全力建設國家現代能源經濟示範區,讓內蒙古的“綠”意更濃、“綠”能更足,用綠色發展扮靚産業高原。(內蒙古日報記者  李永桃)

編輯:張國文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