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助貧助學” 62名學子赴上海求學
9月1日下午,雲南省再生經濟産業開發研究會在昆明火車站舉行歡送2022級“滬滇協作幫扶,助貧助學”新生赴上海市環境學校、上海科技管理學校、上海電氣職業技術學校報到註冊儀式。雲南省社科聯學會部二級調研員卜金榮到火車站為學子們送行,他説:孩子們要懷揣夢想,要珍惜黨和政府的關懷,努力學習,掌握技能,服務社會,為雲南山區的孩子們樹立一個好榜樣。省社科聯原二級巡視員吳紹斌、省再生經濟研究會會長楊榮華、黨支部書記楊輝等領導參加了歡送儀式。
自2016年以來,上海市堅持幫扶雲南貧困山區孩子走出大山改變命運精準助貧的“定向招生”公益活動,深受雲南山區老百姓歡迎。雲南省再生經濟産業開發研究會是省社科聯管理的社會組織,早在2020年“脫貧攻堅”活動中,就按照省社科聯的要求,積極參與到了“鄉村振興助貧助學”活動中來。
2020年12月,再生經濟研究會同上海船廠技校簽署了“滬滇幫扶助貧助學協議”,得到了上海市教委省外扶貧計劃招生的支持。2021年,研究會向上海船廠技工學校選送雲南山區孩子75名定向培養,按滬滇幫扶協議約定,雲南學生在校學習3年畢業後,在上海央企、國企等大中企業分配就業,並簽定《勞動合同》,實現真正意義的“精準幫扶”。
今年5月,研究會向雲南省內州市社科聯發出了“關於助力雲南‘鄉村振興,助貧助學’工作函”,得到了昭通、保山、怒江、普洱四州市社科聯積極響應,並聯動教體、人社、駐村工作隊參與到了“助貧助學”活動中來。研究會帶領工作人員行程26000多公里,深入基層調研走訪了19個縣(市)區,發放《招生簡章》4800多冊,積極的開展了2022年秋季“助貧助學”公益招生活動。最後,在昭通、保山、普洱、曲靖四個州市16個縣市(區)的中考生中,錄取新生62人。其中建檔立卡戶學生34人,佔比54.8%;有彝族、哈尼族、佤族、苗族、拉祜族等5個少數民族學生13人,佔比21%;庫區(移民)學生23人,佔比27%。保山市、普洱市社科聯,昭通永善縣、綏江縣社科聯還聯合當地教體局,于8月31日在當地召開了“歡送新生赴上海報道註冊”座談會,勉勵學生們要珍惜黨和政府給予的政策福利,鼓勵學生到學校後要好好學習,掌握技能練好“工匠”本領回報社會、家庭。
至此,社會組織助力的“2022滬滇協作幫扶,助貧助學招生”公益活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三峽公益基金會、涼山教育基金會、廣東百蹊基金會給予了本屆雲南赴上海學生的助學金支持。(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 柏立誠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