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良縣的新能源工程——新發“藥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昆明日報記者 趙偉攝
“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一直以來,昆明市委、市政府堅持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新時代的發展指引,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示範城市建設,並在綠色低碳轉型、生態環境保護、健全生態補償機制、提升城鄉環境品質、推進綠色生活創建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包括電力清潔能源裝機佔比達84%等,為打造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示範城市提供了堅實支撐。
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市委生態文明建設辦印發了“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示範城市重點工作任務”等工作計劃,指導督促各級各部門積極推進落實相關工作。今年,昆明先後召開10余次有關會議研究部署生態環境保護與督察整改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先後作出56次批示,對生態文明建設相關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在上述系列工作的推動下,昆明綠色低碳轉型工作成效顯著。2021年,昆明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7家、省級綠色工廠3家;全市規模以上發電量347.93億千瓦時,電力總裝機970萬千瓦,水電、風電、光伏、垃圾焚燒發電等清潔能源裝機佔比達84%,其中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37%以上,在全國省會城市中居領先地位。
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2022年1—6月,滇池全湖水質保持Ⅳ類,陽宗海水質保持Ⅲ類。完成尾礦庫環境污染防治整改45座,未出現重度藍藻水華。
在加強主城區雨污分流改造方面,目前,昆明已完成81條市政道路、1350個庭院小區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帶動市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城鎮領域共配備50000余套分類收集設施,1500余輛運輸車,農村領域建成生活垃圾熱解處理站41座。2021年,昆明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90%,回收利用率達35%,全市累計回收各類生活性來源可再生物品96.24萬噸。
下一步,昆明將繼續抓好重點流域治理工作,大力發展生態利用型、循環高效型、低碳清潔型産業,壓緊壓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著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示範城市。(昆明日報首席記者 廖興陽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