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鋪就鄉村“振興路”
來源:甘肅日報  |  2022-10-14 10:18:31

  原標題:鋪就鄉村“振興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甘肅省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全面加大農村公路建設力度,推動貧困地區交通運輸條件發生歷史性變革。這一時期成為甘肅農村公路投資規模最大、建設速度最快、發展成效最好、老百姓受益最多的十年。

  “自從這條路修好了,種的核桃、花椒再也不愁賣不出去了。”天水清水縣草川鋪鎮黃崖村村民李金喜指著平坦寬敞的縣道307線説。

  這是一條全長48.24公里的農村路,起于天水市麥積區社棠鎮南崖村,跨渭河、越盤龍山,一路延伸,止于清水縣永清鎮南峽村,是當地重要的農村運輸通道。因道路品質過硬,管理機制到位,沿線風景優美,這條路于2021年5月被交通運輸部評為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

  很難想像,幾年前這條路還曾是一條破損嚴重、坑坑洼洼的“爛泥路”——遇到大雨天,常常會出現水毀塌方,群眾外運農産品往往要靠人扛肩挑。

  隨著全省農村公路的大建設深入開展,2018年,307線被省交通運輸廳列入全省農村公路建設計劃。一年後,新道路建成通車,包括李金喜在內的許多群眾走上了致富的快車道。

  “收貨的車直接能開到家門口。去年靠賣核桃和花椒,家裏就收入將近10萬元。”説起變化,李金喜笑容滿面。

  307線的脫胎換骨,只是過去十年甘肅農村公路建設的一個縮影。

  數據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甘肅省累計投資約914億元,大力實施縣鄉道提質改造、建制村通硬化路等項目。全省新改建農村公路9.8萬公里,累計投資914億元,所有鄉鎮和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了硬化路和客車。

  2021年底,甘肅農村公路總里程達12.5萬公里,基本形成了“內通外聯、通村暢鄉、客車到村、安全便捷”的農村交通運輸網絡。

  建好,還需管好、養好、運好。

  按照“四好農村路”建設要求,甘肅省率先在全國成立正科級事業編制的鄉鎮公路管理所,建立起“縣有養護站、鄉有管理所、村有管理室”的三級養護機構,縣鄉村三級路長覆蓋率達到100%,農村公路由粗放管理實現有機構管養、有專人負責。

  目前,全省已開通農村客運班線3451條,城鄉一體化發展水準達到4A級及以上縣市區比例達82%,農村客運實現由“開得通、走得了”向“留得住、通得好”轉變;縣鄉物流節點覆蓋率達到100%,村級物流節點覆蓋率達到78%,農村地區基本實現了“運有所達”。

  “四好農村路”修的是路,改變的是農村面貌,聯繫的是黨心民心。

  如今的甘肅,正在搶抓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新一輪農村公路建設帶來的發展機遇,持續加大農村公路建設力度。全省農村公路里程正以每年新增1萬公里的速度不斷延伸。到2025年,隴原大地所有具備條件的自然村組將全部通上硬化路,老百姓便捷出行、致富增收的道路將越走越寬。(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劉健)

編輯:王奇英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