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打造創新之城 勇做高品質發展引領者
來源:寧夏日報  |  2022-10-18 13:46:12

銀川:打造創新之城 勇做高品質發展引領者_fororder_截屏2022-10-18 11.43.00

出門見綠、步移景異的園林景觀,彰顯出銀川市獨特的城市韻味。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銀川市委宣傳部提供)

銀川:打造創新之城 勇做高品質發展引領者_fororder_截屏2022-10-18 11.43.11

隆基硅材料生産車間。

銀川:打造創新之城 勇做高品質發展引領者_fororder_截屏2022-10-18 11.43.26

交通疏堵“6+N”賀蘭山路民族街口工程進行中。

銀川:打造創新之城 勇做高品質發展引領者_fororder_截屏2022-10-18 11.43.41

群眾辦證難得到解決。 寧夏日報記者 徐佳敏 攝

銀川:打造創新之城 勇做高品質發展引領者_fororder_截屏2022-10-18 11.43.53

隨著銀川市濕地保護、建設與恢復等工作力度的不斷加大,近年來城市生態環境品質持續改善。

銀川:打造創新之城 勇做高品質發展引領者_fororder_截屏2022-10-18 11.44.05

廣場舞大賽。 寧夏日報記者 徐佳敏 攝

銀川:打造創新之城 勇做高品質發展引領者_fororder_截屏2022-10-18 11.44.18

“放管服”改革為群眾辦事帶來便利。 寧夏日報記者 徐佳敏 攝

銀川:打造創新之城 勇做高品質發展引領者_fororder_截屏2022-10-18 11.44.31

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

銀川:打造創新之城 勇做高品質發展引領者_fororder_截屏2022-10-18 11.44.44

移民婦女家門口就業。 寧夏日報記者 徐佳敏 攝

銀川:打造創新之城 勇做高品質發展引領者_fororder_截屏2022-10-18 11.44.55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主題宣傳實踐月”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

銀川:打造創新之城 勇做高品質發展引領者_fororder_截屏2022-10-18 11.45.04

鼓樓社區志願者引導市民規範停車。

  黨的十八大以來,銀川市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勇於創新、敢為人先的引領者姿態,奮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先行區示範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現代化新征程的歷史進程中,激情書寫新時代高品質發展的銀川篇章。

  從黃河之濱,到賀蘭山下,放眼今日銀川,生機勃勃、美景處處。這是十年奮進圖強、傾心砥礪的最好詮釋,這是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幹的不懈堅持和守正創新。

  今昔對比,人們深刻感受到高品質發展帶來的嶄新變化和非凡印記。地區生産總值由2012年的1063.72億元躍升至2021年的2262.95億元,經濟總量實現翻一番的目標,年均增長7.6%;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171.2億元,年均增長5.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8%;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42412元、18170元,分別提高1.9倍和2.3倍,年均增長8.1%和9.5%。

  這是最好的時代,為奮鬥者而歌,讓創新者勇進,擘畫塞上江南的新盛景。

  築牢思想根基 旗幟鮮明講政治

  黨的十八大以來,銀川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發展和安全,把“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環境優美、人民富裕”作為始終不渝的前進方向,牢記囑託、真抓實幹,走在前、做表率。

  銀川市第十五次黨代會明確將“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先行區示範市”作為今後五年工作的主題主線,為“建設美麗新寧夏 共圓偉大中國夢”貢獻銀川智慧和銀川力量。

  夯實思想之基,既要記在心上,更要落在行上。銀川市召開市委全會對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視察寧夏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進行部署,並作為市委常委會“第一議題”、中心組“第一主題”、黨校“第一課程”,第一時間傳達學習,研究部署,貫徹落實。廣泛開展“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大實踐”活動和“七進”活動,推動入腦入心、走深走實,增強黨員幹部群眾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

  圍繞貫徹習近平經濟思想,舉辦9期習近平經濟思想專題培訓班,領導幹部與企業家同堂學習、市縣兩級線上同堂上課,累計參學人數達9000余人次。圍繞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建立全市各級黨委會前學法制度及重大事項報告提示制度,全面深化依法治市。圍繞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立法形式確定每年6月為“銀川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主題宣傳實踐月”,教育引導全社會共同扛起先行區建設時代重任。圍繞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開展“改進作風提升質效”專項行動,推行“嚴細深實勤儉廉+快”的工作作風,以優良作風推動和保障各項工作取得實效。

  將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視察寧夏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為督查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健全督查落實工作體系,成立由市級領導挂帥,紀委監委、組織等部門組成的“回頭看”督查組,對工作落實情況持續開展督查跟蹤問效。

  發揮創新優勢 集聚高品質發展新動能

  這十年,銀川市堅持大抓發展、抓大發展、抓高品質發展,實施産業發展、創新驅動、數字賦能、項目牽動、企業支撐“五項戰略”保增長促發展,推動實現經濟發展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

  對標自治區“六新六特六優”産業,銀川市正加快産業結構調整,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錨定新材料、新能源、新食品“三新”産業主攻方向,加快打造世界葡萄酒之都、中國新硅都、智慧終端材料和半導體材料生産基地、新型電池生産基地、枸杞精深加工基地、高端奶産業基地、“互聯網+醫療健康”示範基地“兩都五基地”,“三新”産業産值規模達到550億元,構築起高品質發展的“四梁八柱”。

  産業強,則地區興。産業是一個地區騰飛的翅膀和頂天立地的脊梁。面對傳統産業,銀川市加快産業佈局和轉型升級;面向前瞻産業、未來産業,銀川市集聚創新資源打造新優勢,將創新的關鍵變數轉化為高品質發展的最大增量。

  加快建設創新發展引領市,打造帶動全區高品質發展的強引擎。瞄準“産業高端化、綠色化、智慧化、融合化”方向,圍繞産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佈局産業鏈,開展企業梯次培育行動和結構、綠色、技術、智慧“四大改造”,推進機器換人、設備換芯、生産換線、産品換代。目前,數字經濟比重達到40%,培育國家級、自治區級工業互聯網平臺55個,上雲企業達到300家。

  創新一子落,讓傳統産業“脫胎換骨”。十年間,共享集團一舉擺脫傳統裝備製造業“傻大黑粗”的舊貌,率先在行業內進行3D列印、機器人等關鍵共性技術創新,建成世界首個萬噸級鑄造3D列印智慧工廠,鑄造3D列印材料成本相比進口下降三分之二,實現國産化替代。工業級鑄造砂型3D列印設備遠銷日本、歐洲等地,2021年全球市場佔有率達到54%,位居全球第一。為煙臺冰輪、徐工、格力、新興鑄管等近50家客戶提供了智慧製造系統解決方案。搭建起面向鑄造行業和區域製造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鑄造雲,擁有11萬用戶,促成交易額超230億元。

  創新先手棋,助新興産業崛起。在市區西邊一條偏僻小巷深處,一處普普通通的老舊廠區,靜謐無聲地生産著大國重器,這家企業就是銀川威力傳動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我國首臺10兆瓦海上風電機組,是我國自主研發並投入運行的單機容量最大、全球第二大海上風電機組,機組內的12個偏航驅動和6個變槳減速器,就是在這裡研發製造。“目前,威力傳動已成為金風科技、東方風電等國內知名風電企業的重要供應商,成功進入西門子-歌美颯等國外知名風電企業的合格供應商名錄。其主導産品中的風力發電機偏航、變槳驅動産品在國內市場的佔有率近20%,並出口到歐美等國家和地區。”該公司副總經理常曉薇説。

  企業的創新,帶來産業的升級,為高品質發展注入新動能。十年來,銀川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佔比實現翻番,三次産業結構比由4.5:48.6:46.9調整到3.7:45.4:50.9。  

  創新浪潮激起改革浪花。從審管分離到“一枚印章管審批”,再到管數據轉變,銀川市成為國內企業開辦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12項營商環境指標獲得全國標杆稱號,46項改革舉措向全國推介。2020年6月,銀川市在全國170多個城市中脫穎而出,被中國科協列為全國首批22個“科創中國”試點城市之一。2021年5月,以第二名的成績與廣州、嘉興、天津濱海新區一同獲評“科創中國”創新樞紐城市,是中西部地區唯一入選城市。

  項目建設的提質增效,是高品質發展的“硬支撐”。2021年以來,銀川市堅持項目為王,紮實開展春比開工、夏比建設、秋比成果、冬比儲備、全年比增長的項目“五比”活動和“項目攻堅三年行動”,建立産業鏈招商“一張圖”、投資政策“一本通”、儲備項目“一個庫”、招商夥伴“一張網”“四個一”機制,今年計劃實施項目766個,年度計劃投資1007億元。

  推動文化建設 以軟實力築牢發展“硬支撐”

  十年來,銀川市高標準推動文化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積極創新公共文化産品和服務供給模式,著力培育了一批優質文化品牌,引導扶持一批新興文化産業創新發展,以文化軟實力築牢發展“硬支撐”。

  文化建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意義重大,是衡量民生改善程度及社會幸福指數的重要指標。一杯賀蘭山東麓的葡萄酒,融合文旅發展;一間悅書房,書香浸潤城市,一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就是一個創建陣地;一場優秀劇目,講好銀川發展故事……文化是城市的氣質,也是城市的精神“窗口”,為高品質發展積蓄新動能。

  服務先行區,建設黃河文化傳承彰顯區。不斷完善頂層設計,制定《銀川市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彰顯區建設實施方案》《銀川市關於加快推進文化旅遊産業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意見》等,以有力措施推進黃河文化傳承彰顯區。

  培根鑄魂,培育城市文明之“心”。銀川市全維度提升文明城市創建水準,建設崇德向善、明德惟馨的文明城市,為銀川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提供強大的價值引領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動力。深化“愛要一起”志願服務品牌、“15分鐘志願服務圈”,建設1300多個志願服務驛站,通過“菜單式”服務,打造優質的便民服務窗口、溫暖的愛心集散平臺、高效的生活服務輻射載體。培育社會文明風尚,深入推進移風易俗,累計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6個、實踐所53個、實踐站538個,實現了縣、鄉、村三級全覆蓋,數量和品質雙提升。成功蟬聯全國文明城市。

  文化惠民,提升公共文化服務。銀川市加速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完成銀川文化藝術博覽中心、融媒大廈等一批地標性文化設施建設。力促文化事業繁榮興盛,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文藝作品創作、文旅遊産品供給全過程,《情係賀蘭》《初心》等精品力作深受好評。深入開展“文化惠民四送六進”惠民演出、黃河詩會、“戲曲進校園”等活動,推動文化扶志、扶智。其中,著力擦亮“書香銀川·銀川書香”品牌,以全民閱讀營造書香之城。集中打造120個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100個城市閱讀島、22個街道中心圖書館,全市縣級兩館、鄉鎮文化站、農家書屋覆蓋率均達到100%。

  搭建平臺,發力文化産業。銀川市突出政策引導,壯大消費供給,不斷創新産業格局,搭建消費平臺。通過進一步挖掘地方文化資源,弘揚傳承民族文化,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促進全域旅遊,提升文化旅遊消費層次。

  非遺傳承,保護傳統文化。積極申報第六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銀川市34項成功入選。開展2021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活動,舉辦沿黃九省區非遺博覽會等活動10余項,參與傳承人超500人次,惠及群眾超萬人。

  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根基。銀川市連續24年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月”活動,成為全市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重要品牌。2021年,銀川市民大廳建成全市首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長廊。2022年,全區首個市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媒體平臺—— “銀川石榴雲”傳播中心正式上線運行。“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成為全市各民族人民群眾團結的生動寫照。

  圍繞自治區黨代會部署的構建“5585”創建模式,銀川實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行動,開展民族團結“十一進”活動,累計打造國家級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17個,不斷鞏固深化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創建成果,加快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範市。

  “十四五”期間,銀川市將持續推動文化事業繁榮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基本保障,繼續弘揚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面促進文旅融合發展,大力推動文化産業提質升級,積極培育文化消費新的增長點。

  以人民為中心 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這十年,銀川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累計投入民生保障資金2401.93億元,民生支出佔財政支出78%以上,各項民生實事全面完成。

  全市居民住有所居、病有所醫、老有所養的局面持續向好。房地産開發投資從2012年的207.7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325.8億元,年均增長4.6%,累計完成開發投資3490.15億元。累計房屋竣工面積7493.9萬平方米,累計竣工住宅套數46.08萬套,極大地改善了城市居民居住條件。全市衛生機構、醫院數量分別從2012年的903、53個增長至2021年的1350、80個,分別增加了447和27個。全市衛生技術人員、醫生數量分別從15952、5829人增長至2021年的29474、11326人,分別比2012年增加了13522和5497人。衛生機構床位數從11313張增長至17985張,比2012年增加了6672張。2021年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152.56萬人、209.42萬人、64.79萬人,分別比2012年增加99.08萬人、121.05萬人、30.37萬人。全市農村居民最低保障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4560元。

  治城市之病,補城市之缺,增城市之美,強城市之智,銀川市聚焦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堅持80%的財政收入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實施“七項惠民工程”、民生“十心”實事,不斷提升公共服務供給水準。

  為城市道路“疏堵提暢”、化解群眾辦證難、保交樓的工作全面鋪開。“十小便民工程”的實施,讓小停車場、小悅書房、小托幼所、小助餐點等如雨後春筍般涌現,不斷升級著群眾家門口的幸福,為城市帶來溫暖之光。

  銀川市紮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針對農村人居環境臟亂差問題,全域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強垃圾處理、污水治理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廁所革命”。針對部分城區群眾居住環境老舊問題,實施老舊小區集中改造工程,累計改造老舊小區605個,30萬群眾住上“暖心房”。針對行車堵、停車難問題,實施區域基礎設施綜合改造項目和交通疏堵提暢“6+N”工程,建成城市主次幹道111條、慢行綠道280公里,新增市政道路165公里,打通斷頭路40條,城區東西穿行時間由1小時縮短至15分鐘。針對困擾市民多年的飲水問題,建成城鄉西線供水工程,180萬群眾喝上了乾淨放心的黃河水,結束了銀川市長期以地下水作為單一飲用水源的歷史。針對冬天冷、“回遷難”等問題,完成城市供熱最低溫度提升至20℃地方立法,開展涉及18萬戶40多萬人的回遷辦證專項整治行動,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用心刻畫的每一寸土地,帶來山鄉巨變,變成今日銀川的幸福模樣。十年來,銀川建成區面積由158.5平方公里擴至195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到81.44%。

  只爭朝夕的奮進交出一份誠意滿滿的民生答卷:連續五年城鄉居民收入增速高於經濟增速、農村居民收入增速高於城鎮居民平均增速;新建、改擴建196所中小學幼兒園,增加學位12.4萬餘個,義務教育學校超大班額全面消除,率先在全區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全覆蓋,教育信息化水準排名全國第七位,“互聯網+教育”被教育部評為新型教與學模式試驗區;“互聯網+醫療健康”走在全國前列;基礎養老金標準位列西北省會(首府)城市第一;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安置2281戶10081人,39個貧困村5.15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出列,閩寧鎮由“幹沙灘”變成“金沙灘”,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6098元、高於全市生態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36元,閩寧協作成為全國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典範,獲得“全國脫貧攻堅楷模”……

  城市在更新,鄉村要振興。銀川市聚焦産業發展、就業保障和社會融入,實施了一批産業融合發展、基礎設施補短板和移民增收項目,生態移民收入增速跑贏GDP增速和農村居民收入增速。今日之銀川,一批內外兼修的美麗鄉村汲取著陽光雨露,正拔節抽穗、茁壯成長,帶著“詩和遠方”的憧憬和嚮往,精心描摹著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塞上“富春山居圖”。

  聚焦生態文明 推動黃河流域大保護大治理

  今年6月,銀川市啟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主題宣傳實踐月活動”,創新開展20項系列活動,向沿黃省區各省會(首府)城市發出共同保護黃河的倡議,積極探索“外聯八省、內合四市”共同抓好大保護的舉措,加快構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全民實踐體系。

  今年夏天,濱河濕地公園裏一路生花、生機盎然,蘆葦、菖蒲、睡蓮、荷花、水蔥、梭魚草等挺水、漂浮、沉水植物,讓遊客感慨連連。“以前這裡荒草叢生,騎行到這裡因為沒啥風景,大家只路過不停留,現在目光所及處處美景。”騎行愛好者王大超説。

  2018年起,銀川市實施濱河截污凈化濕地擴整連通工程,這是集黃河行洪區河灘地整治、水系連通、環境治理、生態修復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項目。經過2年時間,8個表流人工濕地南北貫通,面積1.1萬畝的濱河水系實現連通聯調聯凈。“該工程構建了‘引得進、蓄得住、排得出、可調控’的河湖水網體系,實現了有限水資源最大空間內最大化流量。”銀川市生態環境局水生態環境科相關負責人介紹,水系建成後,經人工濕地內水生植物的循環凈化作用及生態基、石墨烯等設施的有效處理,9條入黃排水溝水質穩定達到Ⅳ類,黃河銀川段水質Ⅱ類進Ⅱ類出,為黃河注入了達標的“健康血液”。

  十年來,銀川大力實施生態優先戰略,著力打造“城在湖中、湖在城中”的塞上美景。銀川市濕地辦主任王筱平介紹:“全市人均濕地面積236平方米,是全國的6倍。市區濕地率達到10.65%,濕地保護率達到78.5%。”2018年,銀川市榮獲首批“國際濕地城市”稱號,是西部地區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市。2019年,獲得“全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先進集體”稱號。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綠水逶迤,青山相向,草木繁盛,花鳥為鄰,這詩意盎然的畫面,是人們對綠色美好生活的共同嚮往和追求。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銀川市持續推進“四塵”同治、“五水”共治、“六廢”聯治,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體。“東熱西送”工程結束了“分散式燃煤小鍋爐”供熱的歷史,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顯著提升。銀川市視黃河之水為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高度重視水安全,制定“四水四定”實施方案,強化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控制,統籌各類水資源配置,深入開展全方位節水行動和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嚴控高耗能水産業發展,十年間萬元GDP用水量下降到83.67立方米。

  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全地域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全面落實“河湖長制”“林長制”,編制“一河一山一灘”保護修復方案,累計生態營造林35萬畝,新建、改造各類公園51處,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綠地率、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位居全國前列,入選國家園林城市。加強賀蘭山和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修復,關閉清零賀蘭山保護區內煤礦,關停取締散亂污企業561家,停止所有非法人類活動,修復賀蘭山廢棄礦山面積2197畝,恢復面積1293畝。

  西夏區鎮北堡鎮入選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一以貫之 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我們要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開展黨的建設品質‘六項提升行動’,以永遠在路上的執著和韌勁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銀川市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全市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建立健全市縣一體化聯動巡察模式、“雙查雙述雙報告”等機制。深入實施“三大三強”行動和“兩個帶頭人”工程,開展“一抓兩整”示範縣鄉創建行動,持續整頓提升軟弱渙散村黨組織。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半數以上村集體經營性收入超過100萬元。

  樹立鮮明的“工作圍著發展幹、幹部圍著發展用”選人用人理念,選派42名幹部到經濟部門、重點任務一線任職。大力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實施“雙百計劃”、“5123”工程、“789”年輕幹部培養計劃,市管幹部中40歲左右年輕幹部佔比12%,提高4.5個百分點。

  大力弘揚“嚴細深實勤儉廉+快”的工作作風,紮實落實“為基層減負”措施。常態化開展廉政警示教育,在全區率先舉辦年輕幹部廉政教育專題培訓班。把嚴的主基調貫穿管黨治黨全過程,開展各類專項治理和專項巡察,加大黨政“一把手”監督和群眾身邊腐敗問題查處力度,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態勢持續鞏固。

  凝心聚力成偉業,踔厲奮發譜新篇。未來已來,美麗銀川蘊含創新之能、乘開放之勢,正成長為美好銀川。

  建功新時代,奮進正當時。未來五年,銀川市將牢記囑託、肩負使命,奮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先行區示範市,進一步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與全區人民一道朝著全面建設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環境優美、人民富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美麗新寧夏勇毅前行。(寧夏日報記者 徐佳敏)

編輯:郭建國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