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的“法治力量”
來源:寧夏日報  |  2022-10-27 12:58:52

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的“法治力量”_fororder_截屏2022-10-27 09.55.05

劉艷(右)開辦的“劉警官課堂”進校園。

  原隆村是永寧縣最大的生態移民村,在冊人口10578人。2018年,大學畢業不久從警的“90後”姑娘劉艷第一個被安排到警務室工作。

  “剛來最大的困難是聽不懂方言,不了解這裡的情況。”10月9日,永寧縣公安局閩寧鎮派出所原隆村警務室民警劉艷説。

  劉艷迎難而上,一頭扎進村裏,走訪、記錄、了解鄉村社情……不到兩個月,她把村裏每家每戶的情況瞭如指掌,並將村民戶籍信息製作上墻,還建立了“民情日誌”,方便精準因戶施策。

  作為一名“新警”,如何與老百姓順暢溝通?聽取了村幹部的建議後,劉艷邀請村上德高望重、人緣好、熱心的鄉賢參與共治。66歲的海國寶是村裏第一位“和諧大叔”,在海大叔的幫助下,劉艷的方言能力不斷見長,並充分發揮“和諧大叔”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一起化解了不少矛盾糾紛。

  村民萬某、孔某兩家因圍墻發生矛盾。一開始,劉艷認為萬某蓋房砌墻並未佔用對方土地,事情非常簡單,深入了解才得知,兩家曾因瑣事積怨已久。隨後,劉艷調動人民調解員、“和諧大叔”等各方力量,不斷做兩家人的工作,使他們放下成見、砸開“心墻”握手言和。

  “早些年,村民法律意識、自我防範意識均較為薄弱,村上多是鄰裡糾紛、夫妻矛盾、婆媳不和等矛盾糾紛引發的警情,一天接警四五起,警務室天天擠滿了人,究其根本,還是缺乏法治觀念。”劉艷説,現在村裏的老百姓對警務室熟悉了,誰家有個大事小情解決不了的,都知道先聯繫警務室諮詢、幫忙。

  “姐姐,我不敢回家,我爸打我。”近日,劉艷一大早就接到求助電話。求助的小張19歲,在銀川一家汽車修理廠打工,前幾天因在電話中與父親發生爭執,回到家後便挨了揍。

  了解情況後,劉艷和同事張寬寧到其家中,分別給父子倆做思想工作,讓小張父親認識到做父親要正確教育、引導孩子,而不是用拳頭解決問題,勸小張懂得作為一名成年人,要對自己、對家人負責,要腳踏實地地學習、工作,最終,父子二人打開了心結。

  受到“和諧大叔”工作的啟發,劉艷開始發動更多的力量群防群治,組建“和諧大叔”調解組、“原隆紅”義警,以“老鄰居、最熟悉”的優勢,協助社區民警開展矛盾糾紛調解及群防群治工作,推動鄉賢共治、睦鄰守望的鄉風逐漸形成。如今在原隆村,“和諧大叔”和“原隆紅”義警隊員,發現誰家沒鎖門,巷子裏喊一嗓子,看誰家爐子有煤煙,進去提醒一下,聽見夫妻吵架,進去勸勸……他們已逐漸發展為村上的安全宣傳員、巡查員和信息員。

  “法律服務要心繫百姓,將老百姓在意的瑣事做實做細,才能把矛盾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下。”劉艷説,民輔警每天都要入戶,一週至少入20戶,運用“黨建+網格+警務”的三級網格化管理體系,將糾紛、安全隱患等事後處理變為事前化解、被動防範變為主動預防。

  “兩口子之間有啥矛盾?媳婦和婆婆處得好嗎?家裏有沒有什麼需要我們幫助調解的?”劉艷和同事入戶走訪時通過“田間警務”模式,解決家庭和諧、平安法治和宜居增收等群眾關切的問題,通過搭建“劉警官大課堂”,組織留守婦女、兒童和村民,學習村規民約、家風家教,傳遞“平安文化”,全面提高群眾法律意識。

  法治觀念強了,鄉風也更加安順和睦。2021年原隆村被評為“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和“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示範鄉村”,“和諧大叔”共治等多項好經驗、好做法也從原隆村走向全區。

  近年來,寧夏深化民主法治示範村創建,各地以“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創建為載體助推法治鄉村建設水準的提高,全區共有23個村(社區)被命名為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為提升鄉村治理法治化水準發揮了積極作用。(寧夏日報記者 劉惠媛 文/圖)

編輯:郭建國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